刘书含妈妈:
您好!
来信收阅!谢谢您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支持,更谢谢您对老师工作的认可与鼓励。
虽然孩子来到十一小才一年不到,但她已然成为十一小的一员,成为四(6)班不可分割的一份子。在这一年中,孩子有不少成长,也学会了勇敢地挑战自我。相信在家长的鼎力支持下,在学校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一定会成长为阳光、勇敢、善良、智慧的女孩。
记得去年下半年刚开学,在大家彼此还不熟悉的情况下,你家女儿就能勇敢地担任班干部,负责每天关门关窗关电,一直都坚持得很好。开学不到两周,我们班举行尊老爱老亲自实践公益活动,孩子与您又积极报名参与,真是一个勇敢,又愿意担当的孩子。
但是后来,有同学报告,刘书含喜欢独自行动,比如放学排队时,她总喜欢排在最后,然后擅自脱离队伍。说真得,我也没有特别说过她,也不舍得批评她。同时我也慢慢发现她会带纸巾到教室使用,按理说这是讲卫生的好习惯,起码有这种意识。然而我有注意,她丢弃的废纸巾堆在课桌上会磊成一座小山,又或者洒在课桌底下一地。无论是课桌上还是课桌下,一大片白色废纸巾都是比较刺眼的。
我仍然没有特意说她,也许说过,那也一定是轻描谈写。直到全班广播体操比赛时,我们要求做操时所有人全部摘掉口罩,这时我发现刘书含始终是戴着口罩的。这引起了我的高度重视。
事实上,之前我就发现刘书含一直都会戴口罩,按理说有戴口罩的习惯是好事,毕竟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但有时我们也会要求所有人都摘掉口罩,每逢这时,刘书含仍然是戴着口罩的,而且似乎点名说也没有效果。当然,很多时候我也不太纠结,不摘就不摘吧!毕竟,戴口罩是疫情防控常态化的需要。
虽然,我有预感,刘书含不摘口罩应该是有一些隐情。我在课外音频学习时,就也听到某位班主任分享到有一个孩子因为自卑而不摘口罩的故事,这时我基本推测刘书含或许是有些自卑的倾向。我想有必要确认这件事。
广播体操比赛前排练,我要求所有人必须摘下口罩,但刘书含仍然不摘口罩。我随意问了一下,刘书含为什么不摘口罩。不少孩子告诉我,刘书含是自卑,她脸上长有痣,怕别人看见。我心里掠过一丝得意,又有些觉得实在是小题大做。得意的是,居然被我猜中了。觉得小题大做则是认为刘书含也太在意自己了。事实上人也不丑,长有痣实在是没什么值得注意的。
尽管如今,我也特意不把她当回事,只是强调做操比赛必须把口罩摘下。我知道,刘书含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于是我特意观察,刘书含也的确摘下了口罩,但是,是在开始做操的那一刻摘下,又在一做完的那一刻带上,也就是说,没有任何一位同学可以看到她的脸——因为大家都在忙着做操。只有我才能看到,因为我在特意注意她。于是我不禁想:太为难她了。
事后,我就在想,自卑情节是必然存在的。如果这一心理畏惧意识不能消除,一直陪伴她到初中、高中,甚至大学,这事就麻烦了——一个不能离开口罩的人,以后如何社交,又如何面对未来的白马王子。我想想,就觉得事情很严重。因此必须在她长大之前,消除被别人看见面部的恐惧,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树立自信,做一个阳光、勇敢、智慧的女孩。
首先她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女孩,除了有做班干部的担当,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主动,更重要的是她具有一般人无法与之媲美的美术才能,无论是绘画作品还是手抄报作品,都是在班上数一数二的。而且在第二十一届江西省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提交了电子绘画作品,这是班上唯一的一件作品,这足以说明她是一个不一般的存在。
上次学校刚好有一个“我爱我家,强国有我”朗诵比赛活动,于是就借助这次活动,让刘书含参赛从而勇敢地摘下口罩。经过努力,刘书含做到了。不管成绩怎样,只要她能站上舞台,摘下口罩就是巨大的成功。
我们相信,只要您能积极关注孩子,与学校老师一道陪伴孩子成长,孩子就一定会成长为她自己喜欢的样子——阳光、勇敢、善良、智慧的女孩。
让我们相信孩子,携手共进,一起奔向美好未来。
此致
敬礼!
刘书含老师:蒋铭国
2022.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