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拥有良好的睡眠

本文是整理张遇升老师在得到的课程,旨在分享张老师的经验,希望大家通过阅读,对自己的睡眠拥有正确的认知。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说,睡了一觉。很多情况下是这样感觉的,但事实并非如此。20世纪初德国医生贝格尔发明了脑电图,可以用电极记录人的大脑的电活动。这让我们发现的大脑的睡眠规律,我们的睡眠是有周期的。以一个典型的睡眠周期为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浅睡阶段

深睡阶段

快速动眼阶段

我们睡觉时会先进入浅睡阶段,然后进入深睡。在深睡中就是睡得很沉的时候,这时候一般很难叫醒,接着进入快速动眼,这个时候就是眼皮快速转动,大脑活动快速,大多数的梦就是这个阶段,然后继续进入下一轮的周期。这个睡眠过程很像滑滑梯。

qq_pic_merged_1541250251364.jpg

想要拥有良好的睡眠,我们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 增大睡眠动力
  2. 减小睡眠阻力
  3. 排除干扰
  4. 养成习惯

增大睡眠动力

  • 找到适合自己的睡眠时长和睡眠规律

    张医师有一个建议,在一个空闲的时间,比如周末,去做一些放松的事情,散散步,运动运动,减少电子产品的干扰,在自己有了困意以后就正常睡觉,早上自然醒来不要赖床,记录下自己的睡眠时间和规律。

    正确认识到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合适的8小时睡眠时长,那只是正常人的平均水平,有人需要5-6小时就可以精力充沛,有人需要10个小时才能恢复精力。

  • 多晒太阳

    特别是早上晒太阳,对于我们的睡眠动力是非常有用的。会刺激腿和色素与血清素的分泌,这两种激素对睡眠很有帮助。

  • 做运动,特别是一些有氧运动

  • 避免白天睡觉

减小阻力

减小阻力有分为心理层面和物理环境方面。

心理方面

  1. 在睡眠与工作以及娱乐之间,设定一个隔离,比如睡觉前一个小时,尽可能减少工作或者直接面对电子设备(电子设备的蓝光会干扰正常睡眠的激素分泌),可以做一些有仪式感的事情,比如散步,冥想,听书等等,让自己放松下来

  2. 诱发放松反射

    试着深呼吸,诱发应激反应的反面——放松反射

  3. 不要对睡眠有高度的预期,降低睡不着的紧张感

环境方面

  1. 视觉:黑暗环境,减少蓝光

  2. 触觉:

    室温22~25度,凉爽的衣物床品,也可以睡觉前泡澡泡脚,体温会上升又下降,而下降的体温有助于睡眠

  3. 听觉:安静的环境,大自然的声音也不错,可以试试白噪音

  4. 嗅觉:室内环境的自然清新,可以试试薰衣草

  5. 味觉:睡前不要太饱,多吃些含色氨酸的食物,比如豆类,小米,酸奶,海产品。

排除干扰

  1. 酒可以帮助入睡,在睡前喝一点酒比较容易入睡,但会打断深睡眠,会让大脑和身体休息更差,很多人醉酒后睡醒会感觉比较累原因在这。

1541253712819.png
  1. 咖啡因

    咖啡因的作用只是提神,并不会减少身体的睡眠时间,相反会需要更多的时间休息来保证精力的恢复。另外,咖啡因的作用时间大致在4~6小时,晚上喝咖啡会干扰睡觉的正常休息。

  2. 午睡

    晚上睡得不够可以通过睡午觉来弥补,但是睡得不好需要提高睡眠效率

    午睡不用很长时间,20~30分钟就差不多可以了,超过30分钟很容易进入深睡阶段,这时候被叫醒很容易更困。

形成习惯

  1. 养成习惯

    从微习惯做起,即把想养成的习惯简化为一个很小的动作,小到不能再小的动作,然后坚持三周以上。这时候就可以逐渐增加复杂程度了。

  2. 一,二,三口诀

    早上在一个点起床

    早上晒两分钟的太阳

    睡前三个动作:有意识的放松,温度22~25度,有意识的放松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