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实
和孩子一起看了《绿皮书》,一段美妙的时光,无论和孩子一起看电影共同分享,还是打破世俗的重重羁绊,得到一份友情以及通过自己努力获得别人尊重的过程,都是一段不错的旅程。
电影取材于真人真事,让这个故事有了更多的说服力。
在最后一场演出前,托尼和音乐家谢利的两个工作伙伴一起用餐,其中一人问了他一个问题,大体是:谢利博士本可以留在北方表演,在那里有三倍的薪水可以拿,可为什么,他还是跑到种族歧视严重的南方来表演呢?托尼没有答出来。那人的答案是:因为要改变大众的想法。大众的想法是白人的高贵和黑人的鄙俗,种族间无所不在的距离。
这一步,仅靠他的天赋是不够的,更需要勇气。
巡演路上,他们遇上了各种问题,大家并不因为谢利博士在音乐上的成就一视同仁。在黑人眼里他弹奏白人音乐并为白人演奏,像一个叛徒,在白人眼里,他虽技艺高超,但他依然还是个黑人,他们的鸿沟在生活中并不会因此就得到逾越。所以,无论在谁眼里,他都不纯粹。
傲慢与偏见不止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哪怕在现在也是普遍的,也不只存在种族之间,在学校、在单位,在任何有人的地方,它就像灰尘一样存在着。
不同的是,我们会经常擦拭尘埃,却很难擦掉别人思想上蒙的尘。不止很难擦掉,如果免疫力不强,还会像病毒一样,反噬到自己身上。《绿皮书》中的谢利虽然修养了得,但他内心深处是否也存在偏见呢?我们来看,他几乎不为黑人表演,对黑人音乐也了解甚少,他用白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说明在他的内心深处,也因为肤色做了某些划分。不过,谢利在托尼的帮助下,觉察到了这一点,最后做了改变。
同样是反映种族歧视的作品——《杀死一只知更鸟》,也反映了这种现象的存在。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总有什么东西让人丧失理智,即使他们努力做到公平,结果还是事与愿违。在我们的法庭上,当对方是一个白人和黑人时,有人总是胜诉。这些事情是丑恶的,可现实生活就是如此。”
在各种利益的支配下,社会上总会形成不同的族群或是派别,占有资源的一方组成了秘密法庭,他们不约而同地做着某种决断,有时甚至可以生杀予夺。在时间中,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它成了甚至连法律都无法扭转或者改变的东西。
没有人愿意站出来去打破,有些人宁愿忍受一辈子不公平也不愿意走出第一步。因为走出一步需要一样东西——勇气,但这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的财富。
“勇敢就是,在你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注定会输,但依然义无反顾地去做,并且不管发生什么都坚持到底。”
《杀死一只知更鸟》中的阿迪克斯.芬奇,作为一名父亲,他给了两个孩子关于勇敢的答案。
在那个年代,勇敢可能意味着一系列的危险,成为别人眼中的异类,面对许多不理解,甚至还有一些意外的发生……恐惧是容易产生的,所以,终究勇气成为像空气一样稀薄的存在。
但不公平从来不会自己消除,所以,阿迪克斯身体力行地走出了第一步,出庭为黑人辩护,并和因种族歧视而导致的恶做抗争。
无论是《绿皮书》中的谢利,还是《杀死一只知更鸟》中的阿迪克斯,他们都承受着勇敢带来的压力。谢利因为挑战世俗的眼光常遭受他人的白眼,阿迪克斯因为为黑人辩护,也被全镇白人不理解。随之而来的一系列事情,或许连他自己的两个孩子也会认为勇敢就是“找麻烦”,会引发一些意外不到的事。
恐惧很快袭来,而胜利却需要走一条很长的路。
如果认为忍气吞声、默默承受,就能保持着生活的平静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一个不公平没有得到正视,就会有下一个,接踵而至。
《绿皮书》中有一个桥段,托尼的车出了点问题,他停了下来,在炎热的天气中,有一群在田地里劳作的黑人农夫,他们无意间发现了谢利,并发现有个白人司机为他服务后,他们停下来,露出了不解,表情复杂。他们代表了默默忍受现状的那部分人,相信他们的状况将一直持续下去,因为他们没有为自己改变的能力,也没有改变的意识和勇气。
在《杀死一只知更鸟》中,这部分人更加具象,一个是汤姆.鲁滨逊,一个是怪人拉德利。
汤姆.鲁滨逊,身为一个黑人,虽然人畜无害却被白人尤厄尔伙同女儿诬陷强奸而入狱,虽然他是无辜的,阿迪克斯也为他辩护了,但他还是被判有罪入狱。入狱后,他再也没有耐心去等待光明,在逃跑时被枪杀。怪人拉德利,他因病成为镇上的怪人,面对流言蜚语不敢正常生活。他们是被恐惧所困的人,就像一只只知更鸟,虽然能唱出美丽的歌声,对社会也没有危害,面对黑暗,无法保护自己,最终成为被社会偏见所杀的知更鸟。
或许,“恐惧让人恐惧的只有它本身”,但有时并不是每个人能拥有勇气,用勇气斩杀恶魔也一定不会是一劳永逸的事。
谢利和托尼,一路上跌跌撞撞,他们不断抗争,趟出来一条路,获得了一些东西。而阿迪克斯的勇敢面对,最终让身边所有的人慢慢看到了曙光一点点地冒出来,照亮了黑暗中的迷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