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常听到很多人说所谓的做自己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然而另一个视角说那不是随心所欲吗?那怎么可以。
做自己和随心所欲看上去极其相似,听上去也几乎没有区别,但这两者真是有本质的区别的,也会产生完全相反的行为效果。
区别在于背后的动机和能量,做自己常常意味着勇气和承担,是对未来的笃定和信任,以及对自己需要的完全了解和评估;而随心所欲是内心藏着逃避和懦弱,为了逃避眼前的责任和境况,对未来的选择也是一片茫然,只是为了逃离一个环境所做的混乱的决定。两者生发出来的能量是完全不同的,所要承载的使命也是完全不同的。
有一天,我女儿仰着头问我:“妈妈,做最好的自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吗?那我可不可以不去学校?”这个里面的信息就带着一种逃避上学的能量,不是基于不上学可以做一个更好的计划和展望,而是懒的起床,排斥被拘束等等的一种逃离和逃避,寻其根源,一定是缺乏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的力量,所以帮助她更好的建立面对困难的力量是核心的解决办法,而不是支持她真的以为不去上学就是做自己,最后成为对小我的随心所欲的纵容。
我记得我和一个朋友通电话,她问我最近怎么样,我说我决定辞职,她说你还是别辞了,就因为要照顾孩子你就辞职了,那是不是太随便了点。但是我知道那是她的恐惧,担心我辞职后无所事事,没有经济依靠。只是我知道那是她的视角,她并不了解我的想法。
后来我们见面了,又聊起工作,她说你还是辞了吧,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我说你不是说不能辞吗?怎么突然变了了。她说我不知道你是另有打算,有其他的计划。
虽然,她没有学心理学,但是整个过程她的反应和变化已经清晰的阐明了做自己和随心所欲的区别。我常常说她天生就是心理学家。
很多人在做一个决定的时候,也会常常问自己,总是左右摇摆,我辞职或不辞职,离婚或不离婚,犹豫的根源也是弄不清楚是做了自己真正想要的决定还是一时冲动。
判断的依据就是弄清楚自己究竟是要做自己,还是随心所欲。
当自己能量不够的时候,做自己的勇气和承载力也不够,认为自己做出一个决定是随心所欲的感受一定更真实一点。
我有一个朋友对我说,你辞职了,可我还是不敢,我知道我不喜欢我的工作,但是我总觉得找到一个可去的地方再辞职会不会更好一点,要不然我会想着我是不是随心所欲了一点。这个就是想做真实的自己,但力量却达不到时候就利用了小我的随心所欲的标签把做真实的自己的渴望拍了下去。
直到她拥有了离开的力量。而巧妙的是这股坚定的力量在小我的生存状态中很难生发出来,所以很多人就被卡在工作和一段关系中很久很久走不出来。除非灵性的学习积累到更多让她有机会看到了真正的自己的力量,或者经历了一些大的事故变故她才可以从这种泥坛中蹦出来。
在这里需要对真我和小我的关系看的更清晰一点。
我们的体内住着两个自己,一个是真我,一个是假我,也就是小我。真我就是婴儿出生的状态,勇敢无所畏惧,丰盛而富足,另一个小我就像给这个充满能量的婴儿穿上了衣服,是真我在成长与生活环境中不断得来的信息做成的衣服。
我们的真我就是一团光源,被小我不断加上去的衣服罩在了里面。
真我正向勇敢,小我虚弱抓取。
做自己事实上是真我的全然绽放,而随心所欲是小我的遮掩覆盖。
很多时候当分不清真我和小我的时候,小我特别容易利用真我的信号伪装自己。
就像有的人学了身心灵的东西,发现压抑的太久了,终于知道了人要做自己,然后开始不顾忌周围人的感受,自顾自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完全没了别人,只有自己,说我生气的时候就是要把想说的要说出来啊,我才不管别人怎么想,我就是要做我自己啊。
这就是小我偷换了真我的信息,把随心所欲当成了做自己,和小学生要做自己而不去学校是一样的概念。真正的做自己是建立在爱自己爱他人,对世界怀有爱与热情的基础之上。
因为小我不喜欢承担责任,喜欢逃避一时是一时,而且逃避会减轻小我的负担和压力,但终归随心所欲并不能让小我更舒服,问题依然不能解决。
但另一个有意思的是,很多在关系中被困住的人,无论是工作,还是婚姻,感情,当人们知道自己并不会在那个关系中得到滋养,但走不出来,她们明明知道做自己想做的事,爱自己想爱的人生活会更透亮,但却担心做自己是不是就意味着随心所欲,她们被小我的信息覆盖了真我的潜力和需要,所以苦苦的守着撑着一份工作或者一个婚姻。
做自己和随心所欲表面上极其相似,不同的是底层的能量,是基于真的想去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还是为了逃离责任,这才是分清二者的关键。
当我们分不清做自己和随心所欲的区别时,就容易对一个人做自己进行干涉控制,而又对随心所欲过度纵容。这也包括我们自己对自己。
而当一个人能量真的俱足,没有恐惧时,随心所欲就才是真正的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