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乡土中国》有感
生于斯,长于斯,殁于斯,也许更好的诠释了乡土生活吧。因为农耕文明个更滋养了乡土社会种种礼治,同时从硬件和软件极力维持乡土生活的现状,乡村的传统、封建、顽固等不变的因素皆因此而来。
随着改革开放,教育普及,工业取代农业成为第一生产力,工业文明由此诞生。现在的种种变革,民主、自由皆从中而得到进一步滋养,整个社会不再是那一个个固步自封的小天地了。人口流动、法律维权、舆论自由,更多的人们开始觉醒,重新重视自己内心最深层的欲望,爱与自由,这都是当今社会与以往不同的特征。
武志红写的巨婴国中关于生本能让位于死本能,与费孝通写的尊重传统即为受长老权力统治是一个道理。之所以英国不流血而建立了君主立宪政权,一方面是其硬件已完成,工业革命导致人口迁徙,从根本上解决了长老权利阻碍文明进步的步伐。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西方社会的死本能让位于生本能,无疑为君主立宪制创造极为舒适的软环境。看看我们现在的社会,仍然有很多遵守传统的部分,当然也有更多的进步。一杆子打死,不尊重传统搞改革,不好,因为刨掉了中国人的根。所以,改革目前社会的种种糟粕也只能循序渐进渐进。
抱着最美好的愿望,希望我们生活的环境越来越好,希望生活中越来越多的爱,越来越多的尊重,越来越多的人敢于追求自由与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