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二月九日,皇帝与群臣在太极东堂宴会,与诸儒讨论少康与汉高祖的优劣,认为少康优于刘邦。
华杉曰:
少康,夏朝第六任君主。相的儿子,杼的父亲。传说寒浞派人杀了相后,相的妃子后缗逃到娘家有仍氏,生下少康。少康长大后为有仍氏牧正(主管畜牧),又逃至有虞氏任庖正(掌厨),有虞氏的君主虞思把两个女儿嫁给了少康,有田一成(方十里),有众一旅(五百人)。夏朝遗臣靡集结夏朝斟灌氏及斟寻氏二国遗民之力,灭寒浞,立少康为王。少康在位时夏朝比较强盛,史称“少康中兴”。
曹髦说:少康生于灭亡之后,降为诸侯家奴,能布施其恩德,运用其谋略,终于使夏朝复兴,如果不是有至高的品德和广博的仁爱,岂能建立这样的勋业!汉高祖呢,不过是在秦朝土崩瓦解之时,仗着权谋智力以成功业,他的品行,很多都违背圣人之道,为人之子,却让父母陷于危险(父母都被项羽扣为人质,他置之不理);为人君,则囚禁其贤相(萧何);为人父,则不能保护其子女(战败逃跑时多次要抛弃子女,被夏侯婴制止);而在他死后,社稷几乎倾覆。如果让他和少康换一个位置,他未必能恢复大禹的夏朝。
曹髦这番议论,很明显是以少康为榜样,那么司马氏就是寒浞了。他说少康能“布其德而兆其谋”,他这正是不能布其德而兆其谋,而是泄露了自己的心思和志向。曹髦此时十六岁的年纪,正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最终逞血气之勇,为司马昭所杀。
布其德,兆其谋,这六个字,为领导者可以想一想,布其德,有多少人得了你的恩德,愿意为你奋斗?兆其谋,你会不会运用谋略?人苦于不能知行合一,自己说的话,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曹髦如果能拿这六个字切己体察,躬身自省,就不会犯那么大错误了。可是,他只有十六岁啊,十六岁的年纪,只是读书,激励于历史英雄故事,哪里知道这世界的深浅呢?
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先从知道自己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开始。多少时候,我们都是信口开河,言不顾行,行不顾言,不知道自己在说啥,也不知道自己在干啥,而且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3、
夏,四月,赐大将军司马昭衮冕之服,并配赤舄(衮,是龙袍;冕,是皇冠;舄,音xi,赤舄,红色靴子。都是皇帝的制服,这是篡位的前奏了)。
4、
四月十日,皇帝驾临太学,与诸儒讨论《尚书》、《易经》、《礼经》,诸儒的学问都不如皇帝。皇帝曾经与中护军司马望、侍中王沈、散骑常侍裴秀、黄门侍郎钟会等讲宴于东堂,并就一个论题,各自作文论道。皇帝对几位加以特殊礼遇,称裴秀为儒林丈人,王沈为文籍先生。皇帝性急,他一召见人,就要人马上到,因为司马望是中护军,官衙在皇宫之外,特别赐给他一辆追锋车,加虎贲武士五人,每次有集会,就飞驰而来。裴秀,是裴潜的儿子。
华杉曰:
曹髦只有十六岁,他召大臣讲学,不是请教,而是论道,“诸儒莫能及”,诸儒岂会学问不如一个小孩子呢?一来他没有请教之意,倒像是搞辩论赛,那谁也不能赢了皇帝;二来呢,这些人也没有一个有心要教他,只是陪他开心。曹髦又好学,又有志向,还性急,如何能在司马昭的朝廷生存呢!
5、
六月一日,改元。
6、
姜维在钟提,曹魏军事会议,众将都认为姜维已经力竭,没有余力再出兵了,安西将军邓艾说:“洮西之败,我军不是小败,士卒凋残,仓库空虚,百姓流离。从今天的形势来看,敌人有乘胜之势,我军有虚弱之实,这是其一。敌军将领和士兵,上下相互熟悉信任,兵器锋利;我军则是将领刚刚更换,兵是新兵,武器装备还未恢复齐备,这是其二。敌军来,有河道可以乘船而进,我军则必须步行,劳逸不同,这是其三。我军要分兵四路,分别防守狄道、陇西、南安、祁山,敌军则集中兵力为一,这是其四。如果敌军从南安、陇西而来,可以沿途征收羌人的粮食,再指向祁山,祁山有千顷麦田,到了成熟季节,他们正好来抢收。以敌军的狡黠,一定会来!”
秋,七月,姜维果然再率军出祁山,听说邓艾已经有了防备,从董亭转赴南安,邓艾占据武城山抵御,姜维与邓艾争夺险要地形,不能取胜,当夜渡渭水东行,沿着山势扑向上邽,邓艾与姜维战于段谷,大破蜀军。朝廷任命邓艾为镇西将军、都督陇右诸军事。姜维与蜀汉镇西大将军胡济约期在上邽回师,胡济没能按时抵达,所以姜维战败,士卒星散,死者甚众,蜀人由此开始怨恨姜维。姜维上书谢罪,请求贬黜自己,于是贬为卫将军,但仍代理行事大将军职权。
7、
八月二十六日,朝廷下诏,司马昭加号为大都督,奏事不必报上自己名字,并赏赐给他可以专擅诛杀的黄钺。二十九日,任命太尉司马孚为太傅。九月,任命司徒高柔为太尉。
8、
文钦向吴国君臣游说以伐魏之利,孙峻派文钦与骠骑将军吕据、车骑将军刘綦、镇南将军朱异、前将军唐咨从江都进入淮河,再由淮河转入泗水,准备进攻青州、徐州。孙峻在石头城为诸将践行,暴病,将后事托付给堂弟、偏将军孙琳。九月十四日,孙峻去世(得年三十八岁)。吴国任命孙琳为侍中、武卫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召吕据等回师。
9、
九月十六日,吴国大司马吕岱去世,享年九十六岁。
当初,吕岱亲近吴郡人徐原,徐原慷慨有才志,吕岱知道他一定会有成就,赠给他冠帽和礼服,时常一起谈论,又一路举荐提拔他,官至侍御史。徐原性格忠壮,好直言,吕岱时有得失,徐原则谏争,并且当众公开评论吕岱的得失。有人告诉吕岱,吕岱说:“这正是我敬重徐原的地方!”后来徐原去世,吕岱哭泣甚哀,说:“徐原,正是我的益友,他死了,我以后在哪能听到自己的过失啊!”此事成为一时之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