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个朋友提出疑问:巴学园在现代社会可能存在吗?
从事教育的朋友可能都听说过《窗边的小豆豆》书中描述的巴学园,它是日本小林宗作校长于1937年创办的一所学校,毁于东京大轰炸。巴学园以废弃的电车作为教室,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情和方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座位;也没有固定的课表;甚至也没固定的规矩教导。但它是孩子的天堂。
诚然,再出现一所一模一样的巴学园是不太可能了,但同样崇尚尊重孩子自由和快乐学习的学校应该不在少数,至少在上海的浦东,闵行和长宁有十来所以上。
当我浏览过去一年的照片时,突然觉得我们学校其实也有巴学园的影子……
1:知识获得途径的多样性
各样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帮助孩子们找到喜欢的途径获取新的知识。
2:小班授课和小组教学相结合
小班授课可以最大程度地保障常规知识点最快地教学;小组既能让老师得以分别指导又能培养他们合作学习的互助精神。
3:快乐和友爱
获得知识外,快乐成长是我觉得学生在校另一个重要的部分了。我们鼓励孩子们成为自己,不失去个性,也能感受到被爱和主动去分享爱。
4:热爱阅读,阅读帮助全面地成长
阅读应该是开心的,也应是无处不在的。不同阅读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在图书馆里找到喜爱的书籍,哪怕是最新上映的电影的配套书籍。
5:鼓励探索
丰富多彩的活动,既帮助解答了学生的一些疑问,又能激发出他们更大的探索欲。在不断地外界激励和自我激励中,他们的知识面能得到更大地拓展。
6:鼓励组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无论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形形色色的活动中都活跃着学生参与的身影。他们需要为自己的活动到各教室去宣讲拉票,制作海报,找到解决方案……再小的孩子,也有权利参与学校的管理。
7:创造力的培养
巴学园其实就是一种愿意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孩子;以平等的姿态教育孩子;倾听孩子的内心;给予孩子极大的自由和爱的教育环境。
尽管社会环境使然,我们无法完全改变我们的教育环境,但我们可以竭力地在每个领域宽容、用心地对待每一个孩子,从而用爱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心中的巴学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