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老师在新版《文化苦旅》中对家乡食物(名字忘了)的味道描述的芳香四溢沁人心脾,让人隔着纸张都垂涎三尺,恨不得马上去他老家先吃为敬。
可是不喜欢他的人,或者真的去吃了的人并不那么认同他对这种食物的描述。如同我给孩子们做了我认为的童年美食被他们冷落嫌弃一样。
下午想做红豆馅儿饼,于是和好面醒着去买红豆。买上红豆之后才想起来红豆这家伙太硬了得拿水好好泡一晚才能开做,面很快就醒,很显然来不及做红豆饼了。
那做什么好呢?时间紧迫来不及开锁新食物,思来想去还是做辣子油饼稳妥些。
辣子油饼是我童年的求之难得。家里孩子多就得多备干粮,熊孩子们饿了就可以随时填饱肚子。妈妈蒸馒头,花卷,有时候会做锅盔,有时候会烙点白饼,菜盒,还有些时候也会做油饼甚至辣子油饼。
其他人喜欢吃什么我那时候并不关心,但我每次妈妈做辣子油饼时,我的眼睛就像老鹰一样敏锐的盯着妈妈的每一个动作细细的看,看着她把面团擀成一张面片,先撒上盐,可是撒下去不仔细看就看不出来了,接下来妈妈会拿起油桶给上面倒黄黄的油,然后撒上红红的辣子面,打着圈抹开,顿时整个面片上的颜色缤纷起来,白里透红,红中发亮,透着晶莹的油光,就算它不能吃,已然让人有了美的享受。加上香味扑鼻而来哪怕一个厌食症看见了此情此景,肯定也充满了期待。
妈妈一手拨开凑到案板前的我,快速的把面片卷起来切成了若干更小的面团,又擀成了一个个裹着油辣子的小面片。锅里油热了之后把面片放里面开始烙饼了。面一件都有立马变成的金灿灿的颜色,而且香味散发得更充分了,一边流口水一边看着妈妈娴熟的翻腾着,待到两面金黄,黄黑分布大致均匀的时候出锅了。
我顾不了烫了,直接扯了一块下来,先塞嘴里大口咀嚼吞咽,一解刚才攒下来的一系列馋诱惑。妈妈边做我边吃,很快被风卷残云,给妈妈都剩不下的那种。就算换来妈妈一顿数落也毫不在意,胃爽了挨一顿骂真不算什么。
所以当我带着这些回忆,满脸笑容的给孩子们凭着脑海中的记忆做辣子油饼时,完全没有想到端上桌时他们看了一眼就爱答不理的样子,我就呆了。什么叫吾之蜜糖,汝之砒霜?这就是啊。
我以为这会像我以往做的其他好吃的一样,一上桌就被清空。愣了半晌回过了神,他们没有我那样的经历呀!他们的时代,环境,生活条件和我不一样,他们的妈妈也和我妈妈不一样,他们很难理解为什么我喜欢这个黄的像翔还油乎乎的东西?
算了,不喜欢就不喜欢吧。我做的我吃行了吧。不过因为有辣子油饼滞销导致家里有了库存,我决定少做一顿饭。他们自己看着办吧!
很多人对某种食物的偏爱并非这个食物本身非常美味,而是食物背后有温暖人心让人觉得满足和被爱的东西。一如有人喜欢某个城市,并不是喜欢那座钢筋混凝土森林本身,而是喜欢在那里的某个人。
经历是个性化的,于是乎喜欢什么成为个性化也成了必然。总而言之,同时代的人会喜欢他们所处时代的那几样带着他们那个时间刻度的东西,那里有很多其他时代难以理解的东西。
对于不同时代的人,可以培养纵向喜欢。比如美食,比如运动,比如各类学习。虽然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很多事物的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这些事物的核心灵魂是永存的。
父母和孩子们之间的爱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