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其造型艺术之美,形制之多,文化气息之丰富,被人们称为是一座伟大的艺术宝库。如果你逛过紫砂市场的话,你会发现喜欢紫砂的人是越来越多了,听他们在谈论某一件器物的时候,如果不是行家的话想必也是听不懂的,这时候如果你想买一件紫砂作品的话,可能就无从下手了。今天茶云涧就给大家列举几个相关术语,无论您是新老壶友,看了都会有所收获。
壶形术语
光货
紫砂光货以几何形体为主,以自然淳朴、简练、高雅取胜,仅以简洁的形态来表达自己的生命力,最符合人们质朴自然的欣赏习惯。
虽然被称为“光货”,但是其工艺却一点也不简单。光货对面、线、角及线条的不同处理,使紫砂壶呈现出或粗犷、或丰骏、或刚健、或清秀的不同造型风格,甚至可以说,光货的造型之美便是曲线与直线巧妙组合的艺术之美。在紫砂陶艺中,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光货是最为常见的,也是最受人们欢迎的一种。
花货
花货采用提炼取舍的手法,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突出自然形态中富有美学价值的部分。把自然界、动植物界的天然形态用浮雕、半浮雕、贴花、泥绘、点彩等造型装饰方法设计成仿生形象的茶壶,称之为“花货”。并使之符合功能实用、视觉美观和使用安全的实用原则,或者在几何形体上运用雕镂捏塑工艺,将天然形态变化为壶型的部件,如茶壶的嘴、把和钮。
筋瓤壶
筋纹菱花壶俗称"筋瓤壶",是以壶顶中心向外围射有规则线条之壶,竖直线条叫筋,横线称纹,故也称"筋纹器"。紫砂筋瓤壶成型难度比“光货”与“花货”高,要做好一把筋囊货必须从材质,工具,器形神韵入手,对紫砂艺人的做壶功底要求较高。
工序术语
练泥
很多紫砂艺人在推介自己作品时,夸大选用“紫砂原矿”。事实上,紫砂即原矿,破碎摧毁成泥,平常见到的紫砂壶所用原料都是紫砂矿石加工出来的,俗称“练泥”。
陈腐
紫砂矿料经开采、选料、风化、粉碎、筛分、提纯等加工步骤后,和水拌匀,掇成泥块,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置于不透光的封闭环境中储存。这个储存的过程,就是陈腐。陈腐亦称“陈化”,古名“养土”,也叫“储泥”。
推墙刮底
紫砂壶成型过程中,壶内壁出现凹凸不平时,为了使表面光滑平整,工手们使用工具去进行整理,这就是“推墙刮底”。手工壶和模具壶都有推墙刮底,主要还是为了清洁壶底残留的泥料颗粒,使壶底显得更规整些。
手拉胚
所谓的手拉胚,它不属于紫砂成型工艺,它是在转动的轮盘上,利用惯性离心力,用手工将可塑泥料拉制成各种形状胚体的方法。而传统的紫砂壶,是用拍身桶和镶嵌身桶两种工艺形成各种形状的紫砂壶
爆疵
烧窑方法和窑中气氛会影响紫砂壶的外观,出现起泡的现象,我们把这泡泡叫爆疵(或者叫泥爆)。一般砂料纯度好,硬度高,颗粒稍大的会出现这种情况。而若窑中升降温过急或超过本身的烧制温度时,大的颗粒会因内外温差产生压力而炸裂。
细节术语
目数
紫砂泥的目数,也被称为是“码数”,是形容紫砂泥粗细的一个标准,以60目为基准,相对目数越大,泥料越细腻,反之则越粗糙。
其实壶的优劣,并不能简单的用目数的高低来衡量。泥料目数越高泥料越细腻,相对来说烧成后的紫砂壶上手感越舒服,在恰当的窑温下结晶后相对更容易泡养包浆,目数高点的泥料做成的紫砂壶,相对轻发酵或者不发酵型茶叶会更聚香和扬香。
泥料目数越低泥料越粗糙,烧成后的紫砂壶视觉感受和砂质会很强,给人以古朴大方,古意怏然,抱朴存真之感。相对冲泡重发酵或者全发酵型茶叶会更有优势。
太阳线
常见的模具壶,一般都是以“外模内挡”的成型方式为主,“挡”成后,壶的内壁表面会因受力不均而出现凹凸不平,为使内表面光滑平整,工手们必定会使用工具去进行整理,此操作常被称为“推墙刮底”,使用的多为竹制工具,竹片在泥片表面划过,最终形成了“太阳线”。
工艺术语
全手工
全手工制壶工艺大概过程是:打泥片-围身筒-打身筒-搓壶嘴、钮、把-装壶嘴、钮、把-制壶盖-开壶口-修光、精加工-落印款。
由于全手工制壶要求制作者不仅要掌握泥胚成型技巧,还必须利用紫砂材质特性,充分在作品中营造出艺术氛围。所以全手工壶不仅可作为茶具使用及工艺品欣赏,还具有艺术收藏价值。
半手工
半手工壶,一般来说含有手工的成分在里面。简单说来就是:可以壶嘴、壶把、壶盖等用手工制作,身筒用模具制作;也可以是身筒用手工来完成,其它用模具制作。“半手工”也可以是通过手工制作,在最后用范型模具为作品整形,完成最后的校准工作等,在整个制壶过程中运用范型工具超过不多也可称“半手工”。
养壶术语
包浆
包浆是在悠悠岁月中的氧化,摩挲中的光滑,乃至空气中射线的穿越,层层沉淀,逐步构成的外表皮壳。它滑熟可喜,幽光沉寂,是有了年岁的标记,显露一种温存的旧气。恰好可与刚出炉的新货那种刺目标“贼光”,急躁的色彩,干涩的肌理对比。
壶里茶山
茶人流行的一种养壶方法。即泡茶后,只将茶渣倒出,而将茶汤留在壶中慢慢自然阴干,日久累积即成为“茶山”。但是如果维护不当,壶中会产生异味,所以在再次冲泡前应用热水冲烫一遍,再进行新茶的冲泡。
澳门茶云涧文创工作室 TEA 1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