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许家公子
1. “但是他是培根啊!我怎么可以欣赏不了呢?”
谈起培根,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我觉得首先应该是那脍炙人口的《论读书》。
“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培根有着清晰的逻辑和强有力的哲学思想,这使得他既得人推崇又受人敬爱。
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一1626年),第一代圣阿尔本子爵,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散文家、哲学家。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实验科学的创始人,是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又是给科学研究程序进行逻辑组织化的先驱。主要著作有《新工具》、《论科学的增进》以及《学术的伟大复兴》等。
昨天,手机铃响,一位朋友发来消息。
打开一看,是三张照片,拍下来的是一篇文章,名字叫《论爱情》。
她说,你看看这篇文章,随后又问我有什么看法。
当时我正在为自己的设计方案和图纸焦虑,不过转念一想,权当放松一下,就大致翻了一翻。
一股脑读下来,最开始的感觉是不解,然后是气愤,到后来有种驳斥的欲望,最后是一种不可言喻的释然。但是,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一句话:不太喜欢。
我给她发了一屏的观点和看法,外加一点吐槽。
朋友给我说,这是《培根随笔》里的一篇文章《论爱情》,感觉文章的逻辑有点不太清楚,让人云里雾里的。然后写的内容也不是特别喜欢。
“但是他是培根啊!我就觉得我怎么可以欣赏不了呢?”
我和我朋友的看法差不多,也是不太喜欢。
不过她最后一句话引发了我的思考。
的确,培根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他对人类社会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可以对他的观点和思想产生质疑、批判甚至反驳。
生命之所以美丽和伟大,就在于它的随机和不可确定性,所有人都是生活中的学习者和感悟者。客观来讲,我们都没有定义生活的话语权,即使他声名显赫,即使他才富五车。
即使智慧如培根,我也很难认可他《论爱情》里的价值观。
2. 不要被所谓的“生命价值观”捆绑了自己的生活
“爱情在艺术舞台上,常常要比她在人生舞台更加具有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因为在艺术舞台上,爱情是喜剧艺术,同时也经常是悲剧艺术的素材。而在现实当中,爱情常常是不幸的。她有时候像那位诱惑人心的魔女,有的时候又像一位复仇的女神。
我们可以看到,古往今来,一切真正伟大的历史人物,只要是那些永远铭刻在人类记忆当中的伟人,几乎没有一个是因为所谓的爱情而去发狂发疯的人。这仿佛说明了,伟大的精神和伟大的事业是可以摒除过度激情的。”
——弗朗西斯·培根《论爱情》
看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想法呢?
(1)人活着的价值不只是崇高的理想和实践,我们的归宿是生活本身
即使是名人伟人思想家,也只是在穷究生活的道理罢了。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生活的学习者。他们可能比我们高级,可能比我们深刻,但也没有定义生活本身的权力。
在培根的言语中,我仿佛看见他对于生命价值的定义。一词一句间,在告诉我们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
去践行伟大的理想,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同时,摒除一切不必要的激情,特别是爱情,不要让甜蜜的泡沫淹没了你对于未来的宏图与期望。
但生活真的要如此度过吗?
老子在《道德经》里有一句话叫“出生入死”,它不同于现代情景当中的含义。
“出生入死”在《道德经》里是指人一出生就直奔死亡而去,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出生即入死,人生是一条单行线。打我们出生开始就进入了死亡的倒计时。
也正是因为死亡放在那,所以我们生命的历程才变得有趣。
如果要让生命有趣,又怎么能以一种简简单单的价值捆绑来定义我们的生活?
况且,推动社会进步,引领时代潮流又怎是我们说做就能做到的呢?
(2) 既然做不到一直让世界变得更好,那就争取别让它变得更坏
在一档节目中,白岩松被问到这么一个问题。
“在十年前,像《焦点访谈》这样的节目,可能大家都会去看,都会去聊。但是现在,很多人都不会再去看《焦点访谈》这个节目了,所以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白岩松的回答让我印象深刻。
白老师坦言他也会有无力感。
但是他讲,“全民族都看一个频道,一个节目时代的结束是好事不是坏事。赵忠祥、倪萍大姐作为一代全民偶像的时代结束了,我、水均益、敬一丹作为半代偶像的时代也过去了,现在我们处于一个谁都可以当几天偶像的时代,蛮好的。我认为这是时代进步的标志。”
不过换一个角度,无力感或许会得到另一种解读。
年轻的时候容易说,我每天都要让这个世界进步。
这太难了。
到了五十岁知天命的年纪,白岩松老师给我们分享了他的体验。即便是他自己,做了这么多年的电视和新闻,偶尔他有机会让时代和这个行业变得好一些,但大多数情况下,他做的事情只是不让它变得更坏。
只有我们都努力让这个世界没有变得更坏,它才有机会在合适的时候变得更好。
我看到过很多当代年轻人在网上或者生活中进行各种各样的吐槽,抱怨这个时代发展变化的太快,以至于我们追赶不上它的脚步。
但一个很扎心的事实是,时代发展从来都是如此。不同年代的人经历着不同的社会变化,但所有的人大都具有相同的烦恼。
数字化印刷技术出现的时候,无数的排版工人下岗失业;当数码相机以它的方便、快捷冲击人们生活的时候,许许多多的影印师就此丢掉工作。就像如今,自动化的工厂生产模式在不断被实验和普及的同时,你我也在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
生活在这个世界中,如你我这般普普通通的人占了绝大多数。既然你说追赶时代发展的脚步已经很费劲了,那我们又如何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一些呢?
所以,既然做不到让这么世界变得好,那就努力让它不去变坏。
把恰到好处的善良和仁慈释放出来,不多不少就刚刚好。
3. 社会可以飞速迭代,人性很难提速进化
记得,永远保有对于爱情的纯真与想象
“一份过度的所谓爱情,必然会夸张对象的性质和价值。例如,只有在爱情中,才总是需要那种浮夸谄媚的辞令。而在其他场合,同样的辞令只能招人耻笑。古人有一句名言:‘人总是把最大的奉承留给自己。’只有对情人的奉承是例外的。因为甚至最骄傲的人,也甘愿在情人面前自轻自贱。所以古人说得很好:‘人在爱情当中很糊涂。’”
——弗朗西斯·培根《论爱情》
有些地方,我还留有不同意见。
(1)人性的进化是很慢很慢的
爱情本就是生活的组成,脸红心跳的感觉从未失去过
我很认同“人在爱情当中很糊涂”这句话。
爱情是一种很复杂,很微妙的情感,它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人世间的美好,让我们体会到不一样的心路历程。
就像《破碎故事之心》中写给莱斯特小姐的那封信里说的那样;
“爱你是件重要的事情,莱斯特小姐。很多人觉得爱是性,是婚姻,是清晨六点的亲吻和孩子们,也许是这样,莱斯特小姐。但你知道我怎么想?我想爱是想要触碰又收回的手,爱是未经触碰却在颤抖的心。”
但是,像《论爱情》里那样,把爱慕之意,倾慕之情过度解读成“浮夸谄媚的辞令”、“夸张对方的性质和价值”是我万万不能接受的。
人是一个很复杂的生物,时而感性,时而理性,变化无端,琢磨不定。但有一点要注意,万不可把理性用在感性的事情上。
爱情本就是一件极度感性的事情,心跳的热度就在唇齿间。
或许在培根看来,不符合事实情况的倾慕之词就是“虚假”。
但在我看来,这更是真实。
这种真实感不来源于数据,不产生于统计,丈量它的尺度是人心。
我们有一句古老的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的确是这样啊!我们生活中这样的场景比比皆是:
“即使他缺少必要的魅力,没有浪漫的头脑,学识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渊博,而且没有令人满意的财富积累,但我仍然爱他。”
“即使她容貌不那么精致,身材也没那么高挑,在别人眼里没那么优秀,但在我心里,她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样子。”
这份感情,不带有半分虚假。这种真实感,无法用数据去衡量。它的丈量工具,只在人心。
从前,写情书的时候,我们把符号刻在龟甲或竹简上,到后来,我们用毛笔写在宣纸上,再后来,就用圆珠笔写在信纸上,再之后呢,就用汉显得BB机发,到如今,一个电话一个微信即使相隔万里也能实时到达,
时代在变,技术在变,但这种脸红心跳的感觉从来就没有变过。
这就是爱情啊!
千万不要被不良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所诱导,一定要保有对于爱情的纯真与想象。
(2)保有对于爱情的纯真与想象
在如今的焦虑高压社会里,它能带给你满满的幸福感
大概是去年,阿里健康联合阿里数据,发布了一个很有趣的东西,叫《拯救脱发趣味白皮书》。
该报告聚焦脱发人群,基于阿里零售平台消费数据,揭示出诸多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脱发真相。
少年白发、青年脱发、中年谢顶……头发会以它异于常态的表现,给我们发送亚健康的信号。阿里零售平台消费数据显示,与传统认知不同,脱发并非只困扰着中老年群体,目前主流脱发人群的年龄已呈现明显下沉趋势。
在阿里零售平台购买植发、护发产品的消费者中,90后以36.1%的占比,即将赶超38.5%占比的80后,成为拥有脱发烦恼的主力军;而以70前、70后为代表的中老年群体的“补植”需求,远低于我们的想象。
脱发现象的背后是广大人群的焦虑感在作祟。
高压工作、快节奏生活、速冻情感理性断舍离,让局促的社会变得更加紧张兮兮。人们不露声色地盘算,用一双精明的冷眼打量着世界,而后将自己包裹起来,以免受到伤害。
焦虑感在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而消除焦虑感的最好办法,就是增加你的幸福感。
幸福感如何而来?
绝不是所谓的功名利禄。就像白岩松说的那样,他在《东方之子》栏目中采访过无数的名人大咖,最后发现:所有最牛的人都有自己内在的焦虑和问题,外在的地位和财富无法与幸福感划上等号。
幸福感就像黄金一样珍贵,在纯度上你可以无限靠近,但永远无法直达百分之百。
能够带给我们幸福感的方式之一,就是爱情。
“你要相信,未来和你共度一生的那个人,其实是在与你相同的时间里,也忍受着相同的孤独,那个人一样满心期待,想马不停蹄地赶来和你见面。”
在经历了无数个不眠的夜晚后,你终究会遇到一个人,和你共处一室,带着半分娇羞和一点“不自在”。
看着窗外下着雪,那种特别冷有点凉还带着几分柔软的雪。沽二两小酒,可以不喝就单单在那放着,然后哈着热气,吃点家常的小炒菜,不紧不慢地将自己的故事讲出来。
说话间有笑点泪点,有过惋惜惆怅,有过难以言语,有波澜不惊里的小确幸,也有无聊日子里做过的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
不着急,就那么一点一点地慢慢说。
连空气都带着温度,把人醉得微醺。
这就是幸福啊。
如果你还问我爱情的意义是什么,我的回答很简单,爱情的意义就在于生活本身。
爱情的内涵藏在一个个普普通通的日光里,简单、纯粹,却可以给予你面对外界风暴的勇气和魄力。
在你迷茫、无助、痛苦不堪的时候,它给你注满力量。
在你欢喜的日子里,它就像给馒头抹上白糖,给奶茶加上蜜一样,甜到你心眼里去。
同时,爱情也是脆弱、多疑和不安的。所以爱情也需要相互的关心和体谅,让积极的正反馈来回循环。
所有的一切一切,平淡无奇却也足够精彩。
愿你能够保有对于爱情的纯真和想象,然后收获属于自己的幸福感。
4. 写在最后
写这篇文章,既不是为了批判,也不是为了出彩。
就因为看了培根的《论爱情》有感,单纯地表达一些自己的看法。
思想最美的点不就在相互碰撞和交织的过程中吗?
今天有幸和伟人来一次相隔时空的“单方对话”,还是蛮开心的。
其实生活就是这样子的呀,没有完全的对与错,只有你想要的、你拥有的和我所看到的。写到最后,祝愿大家都可以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做一个真实的自己。
什么是真实呢?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
我们大家都认认真真地生活,这就足够了。
作者|许家公子
自由撰稿人,性痴,爱文字。以设计师、自由撰稿人、媒体工作爱好者自居。
在这里,陪伴大家度过那些不为人知的成长和岁月。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欢迎广大朋友点赞、转发、收藏,到留言区评论提建议,喜欢我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无厘头跨界】.情感、工作和生活,都在可以在这里和大家一起讨论分享!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可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