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见郭德纲一个采访节目,谈到易子而教的问题。我们都知道,郭德纲的徒弟不是自己的儿子郭麒麟,而是于谦的儿子于思洋。于谦的徒弟则也不是儿子于思洋,而是郭德纲的儿子郭麒麟。
相声界为什么要“易子而教”呢?郭德纲给出的答案是:自己下不去手!
老郭这样回答易子而教的问题,确实这样。在古时候,不管自己的学问和成就有多么了不起,一般都不会自己教自己的孩子,一定会给孩子请一个老师教。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孟子就给过我们答案。
战国时候有齐国人,叫公孙丑,这个人并不丑,是孟子的弟子,也是《孟子》的作者之一。
有一天,这个公孙丑和孟子讲:“老师啊,明白道理的人,都不亲自教育自己的儿子,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因为情理上行不通。父亲在教育儿子时,必然要用正确的道理;用正确的道理行不通,接着便会动怒。一动怒,就反而伤了感情了。
这个时候,儿子心里就会想‘你用正确的道理教育我,而你自己的做法就不正确啊。’
这样,父子之间就伤了感情。父子之间伤了感情,就坏事了。
所以,古时候相互交换儿子进行教育,父子之间不求全责备。
相互求全责备,会使父子关系疏远,父子疏远,那就没有比这更不幸的了。”
附上孟子原文(如果时间紧,你完全可以不用看):
公孙丑曰:“君子之不教子,何也?”孟子曰:“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则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则恶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
所以关于自己教育自己的孩子,确实有几个问题很难过的去
第一、就是情感问题,一个家庭的组建,靠的就是情感,夫妻之间靠爱情,儿女之间也是靠亲情。所以情感是维系一个家庭最主要的因素。所以夫妻之间不能讲道理,只能讲感情,一讲道理夫妻感情就破裂了。父母和儿女之间也是一样,不能讲道理。
估计也有圣贤之家,靠的是道义在经营家庭,但是估计极其的少,现代人,圣贤都少之又少,更何况一个家庭都是明白道理之人。
对于教育孩子,讲求的是认真、负责、讲规矩,父母和孩子一认真、讲规矩,父母和孩子的亲情就破坏掉了,所以需要有个第三方代言,这就是老师。
我见过很多家长,在教别人家的孩子时,都挺好,而且很优秀,一遇到自己家的孩子就控制不住了,要么爱的腻腻的,要么是发脾气。
第二、就是严格要求问题,《学记》说“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讲的是,教育问题,老师对学生严格要求非常难。为什么难呢?因为我们都知道,严格要求别人容易,严格要求自己太难。
我们在严格要求别人之前,自己要先做到,不然别要求的人,就会有怨言,要求别人的也就没力量了,别人也不会听。
我们都知道,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很多时候回家就是放松的,在外都坚强了一天,好容易回家休息一下。可是我们一休息就懈怠了,一懈怠就被孩子抓住小辫子了,这样,就很难让孩子听你的话了。
有一年,我在教一个孩子时,这个孩子非要把脚翘在桌子上上课,我让她放下去,他还理直气壮的告诉我:“老师,我爸就是这样的!”这样的回答,我也是无言以对了。
虽然,孩子必须要易子而教,但是很多事情还是需要父母去做,老师是没有办法完全替代家长,比如说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和老师配的问题,给孩子做榜样的问题,都是老师无法替代的。
家长才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易子而教,只是帮家长找个帮手而已,但是这个帮手也是必不可少。
不过也有家长很理性的,可以做到不易子而教,也能教好自己的孩子,那当然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