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都喜欢看电影,很多生活的道理,学校不教,老师不教,家长也不教,自己也没机会亲身实践,都是电影告诉我们的。很多信念价值观,也都来自于电影的潜移默化影响。
爱生活、爱电影。
我总结好电影需具备三个要素:第一是有好剧本;第二是有恰当的演员;第三是有一首动人心弦印象深刻的插曲。印度宝莱坞电影《三个白痴》是近年来为数不多符合此标准的电影之一。
先看剧本,该剧是以印度畅销书作家奇坦·巴哈特的处女作小说《五点人》改编而成。讲述了三位名校大学生法兰、拉杜与兰乔反抗刻板的教育体制、追求自由和生命真谛的故事。主人公兰乔因热爱知识而与需要文凭但对知识不感兴趣的主人交换身份去印度名校读大学。在学校里,他以其自由的思想、善良的心和对知识的热爱,引导好友走出人生选择的迷茫,虽因特立独行而不被教授喜欢,但成绩却总能排在第一;同时将其与代表着世俗观念里的“优秀学生”查托作对比,揭示优秀的表面形式与真正内涵。大量幽默的台词令人捧腹大笑,而它又不止于简单的喜剧,在笑声之后隐藏着深刻的对教育桎梏和社会现实的悲哀,使人喜极而泣。由于中国教育体制与印度十分相似,所以对于广大的中国观众尤其是深受中国教育体制毒害的青年观众来说,影片引起了强烈共鸣。而片中爱情的描写,在男女主人公的辩论声中展开并推进,充满了智慧、幽默和真爱的碰撞,最终是爱情战胜了金钱、地位及其他一切世俗桎梏,以女主人公逃婚追寻真爱的大团圆收尾,对今天“宁愿在宝马上哭泣、不愿在自行车上微笑”的庸俗爱情观又是一次彻底的涤荡,令人向往。
再看演员,虽然男主角阿米尔.汗已过不惑之年,但却将二十出头的大学生演绎得活灵活现,充满朝气,特别是那双充满激情和对知识渴望的眼睛,只有青年人才会拥有的。另外两个男主角一个演绎遵循父命读工程师压抑自己摄影爱好的法兰,一个演绎家徒四壁、自卑而迷茫的穷学生拉杜,都十分贴近生活,观众感觉就是自己大学时代睡在上铺的兄弟或者就是曾经迷茫的自己。
最后听插曲,《给我阳光》是穷学生乔伊被老师判不能毕业而自杀前自弹自唱的一首歌,旋律动人、歌词贴切,仿佛说出每个压抑的学生的心声:
我这一生,都为别人生活,哪怕只一瞬间,让我自由地过,给我阳光,给我雨露,给我一个重生的机会,给我阳光,给我雨露,给我一个重生的机会。
整个电影看下来,完全超乎最初的预想,不是纯粹搞笑的喜剧,也不是一脸正经的说教,在酣畅淋漓、感同身受地温习了一遍自己的大学生活后,令人荡气回肠、欲笑却哭,并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只能竖起拇指说一声:“太棒了!中国什么时候可以有这样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