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理解跨学科学习的教学提示?
第一,统筹规划学习容量和周期,体现不同学段学习任务群的连续性和境界性,侧重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学习容量往往较大,需要较长的学习周期。首先根据学段目标筛选学习主题,其次根据学段差异组织学习内容,设置适宜的语文学习任务,再次注意各个学段学习人物之间的连续性,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关键能力的进阶。
第二,探寻学科之间的跨点,打通学科融合的道路。而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连接点可以从学科知识,思维方法,关键能力等多个维度来探索。
第三,根据学习主题和学习需求适时融入丰富的学习资源。连接课堂内外,学校内外。
第四,全面搜集学业表现证据,考察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活动过程中完成的方案海报,调研报告,视频资料等)
二、跨学科学习的整体结构
跨学科学习包含着目标标准,内容标准,教学标准,学业标准4个方面。
从目标标准出发。第二学段要求学生能够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的搜集资料,共同讨论,尝试运用语文并结合其他学科知识解决问题。
从学业标准出发,要求学生能参加跨学科学习活动,乐于观察,提问,交流,能参加简单的活动策划组织工作,能根据不同学习活动主题搜索整理信息和资料,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能用照片,图表,视频,文字等展示学习成果,并与他人分享。基于对内容标准的分析,第二段学习的内容包含尝试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创意设计并主动参与校园活动,关注和参与同中华文化相关的活动以及学校,社区举办的文化主题活动,丰富自身的文化体验,聚焦自己关注的日常生活话题,开展调查研讨,尝试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