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两个极品段子
7月27日盘中最新的综合仓位管理目前还是半仓,今天的盘面和昨天的盘面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区别,依然是超跌低价股的牛市,次新股以及高位强势股的股灾, 除了极少数打板选手打到了低价超跌股的以外,基本上市场呈现给们的是亏钱效应为主。今天市场成交量继续大幅度萎缩,只有1300多亿,周二的时候可是有2287个亿的成交量啊,少了整整900个亿。显示前锋部队倒是进去了,但是中军以及后勤部队都消失了,并没有按之前的计划行进,这种情况持续的越久越是往悲观的一方发展,前锋部队随时有反水的可能性,被别人狙击,到时候就算是中军上来也不一定能攻城拔寨了。 今天中午看了二个段子,觉得很有意思,和大家分享一下,有时候段子是好笑,但是背后反映的逻辑却是真实的。全世界的无产阶级还没有联合起来,全世界的资产阶级倒是先联合起来了。这句话来形容近期的世界局势变化再贴切不过了。美国想把中国踢出WTO,经过中国的强烈反击,中国成功把美国,欧盟,日本都踢出WTO了。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样? 昨天晚上看了一篇文章,很有感触,写的大概内容是中国最近14年向140多个国家提供的经济援助的汇总,大概金额是3620亿美金,换成人民币大概在2.4万个亿。这个数据没有办法去核实精准性,但是们要是经常看新闻的话,数据的真实性是非常确定的,只是数据是不是精确不敢说,受中国援助前十名的国家,有7个在非洲,还有三个是古巴,柬埔寨,和斯里兰卡。不是说对外援助就不好,但是们国内客观说有那么多的问题存在,大手笔援助别人,说实话对于很多生活在底层的老百姓,相信是有非常大的意见的,就像最近大家都在说Yimiao案一样,们就不能多花点钱在这种国计民生的事情上面吗?对别人都那么大方,为什么对自己就那么抠门。 写到这里的时候,想起中学的时候历史老师给讲述的小故事,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外儒内法的国家,对外治理很多时候都是偏儒家思想,对内的管理偏法家思想。想一下好像确实是这样,们特别好面子,特别沉迷于别人的追捧,用实际案例来说吧?明朝的时候们有一次非常浩大的活动,郑和下西洋。们的中学课本把这说成是伟大的航海实践,吹嘘的是什么?说们走到了多远?海船达到了东非,船只最多,足足有240多艘船,2.7万人参加,还吹嘘们的这次航海时间比起欧洲早了半个多世纪,远超哥伦布,麦哲伦等的航海时间。但是,这里要说的核心是但是,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主要的目的是宣传明朝的国威,给沿途的国家送礼的,每到一地,郑和都会宣传明成祖的皇帝诏书,向这些国家说要奉明朝为上邦大国,各国之间要相亲相爱,不可以倚强凌弱。向各国国王赠送诰命银印的,给各级官员送大量财物,只要到明朝来朝贡,一律从优赏赐。这和哥伦布麦哲伦是一样的目的吗?们是去让别人来朝拜们的,们是去送礼的,是去拉拢别人的,并且这种拉拢并不是真正的靠着情谊,而是直接送财物。哥伦布,麦哲伦他们想要去寻找新大陆,是去抢钱的,抢物资的。写到这里都觉得好笑,麦哲伦哥伦布他们太傻了,干脆直接到明朝来承认皇帝陛下多么牛逼,说几句好话就可以拿回去大量财物宝藏,哪里用得着去抢啊?(开玩笑的,他们的年代本身就不同,只是表达下思考吧了)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和们今天是不是有很多类同点?不是说援助不好,但是真正的站在一个普通老百姓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总觉得心里面酸溜溜的,难道大明朝的时候们真的很强大吗?那依然是农业社会啊,国家的财力都是靠农民一锄头一锄头挖出来的辛苦钱,真的那么富有,觉得第一步一定是要给大家减税,让大家切切实实的享受福利,但是看看们的一些减税,经常是嘴上说的很厉害要减税,又减了多少多少?但是实际上很多的负担是越来越重,倒闭的企业越来越多,对外的援助倒是越来越多。 李自成当年从陕西起兵怎么那么快那么容易就打到了北京,要知道们的中学课本上有那么一句话。迎闯王,不纳粮。这是他能得到那么多农民支持的根本原因,明王朝把相当部分军力都布置到了东北抗击金国,对内的税负是一加再加,老百姓的日子过得非常不好,崇祯皇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钱怎么打?崇祯给在北京的皇亲国戚不断地哀求借钱,借粮,一个个都说自己没有钱粮,都说自己有多穷,可是后来曝光出来当李自成打到北京的时候,这些皇亲国戚府里的钱粮多的超过大家的想象。可是李自成没有因为他们最后把钱款捐出来就放了他们,依然是一场屠杀。 这个故事是不是又让大家想起了什么?前段时间川普说要公布某国的二代在海外的钱款储蓄,这个雷不爆就算了,一旦爆,真的感觉可能到时候大家会想起崇祯年代的皇亲国戚的府库。 今天这篇文章,有点极端,但是说的大部分都是事实,应该能引发大家的心理共鸣,说出了很多人想说但是不敢说的话,大家要是喜欢就多转发,让更多的朋友看到,因为时间长了,这篇文章估计多半会被和谐掉,虽然这不是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