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阅读课的姿态》

《阅读课的姿态》之散文教学

阅读者:屈瑞先

阅读时间:2.16_2.19

阅读内容:《阅读课的姿态》之散文教学

读书摘记:

  黄厚江老师认为:散文阅读,就是分享作者的生活感受和人生体验,欣赏作者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散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品读和欣赏作者的个性表达方式,解读作者对人生生活的个性化体验和感悟,并在这个过程中走进作者的个性心灵。

  怎样进行散文教学呢?

1.通过对个性话语方式的品读,体味作者的生命个性

散文语言是高度个性化的话语方式。从语气词、句式、标点中读出话来,读出作者心目中的画来,从文字中读出作者的心灵,这就是散文教学。

2.通过个性化学习活动,了解语文经验和人生经验

教学《背影》,设计活动:在“父亲如山一样——”的横线处填写适当内容,说说对父爱的理解。

3.通过具体作品的阅读,认识和欣赏作者的个性风格

读书感悟:

            浅谈散文教学的“守正”

  《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正确把握语文的特点,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对于散文教学,我们也要牢牢守住这一核心理念。

一 贴近文本,聚焦“语言”

  散文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披文入情,高度重视对语言文字的品味”,高质量地培养语感。教师要抓住作品中那些最有教学价值的语言加以咀嚼,像黄厚江老师一样,教学汪曾祺的《葡萄月令》时,品读文本中很多的“了”“呢”“哎”,在感受、品读作者话语的个性特点入手,并由此进入作者的心灵世界。

二 深入文本,聚焦“鉴赏”

  审美阅读能力,包含审美感受力与审美鉴赏力,前者是后者的基础,转自后者是前者的深化。不仅要从遣词造句、音韵节奏、文脉气势、修辞手法上分析它何以产生美的效果。更是通过开展语文活动,披文入情、入境,让学生“跳出来反观”,依托审美的感性认识,深化其思想涵义的深刻精妙之处,精化其人文情怀的感人之处。

  散文教学艺术守正,也要此基础上创新。

  以上仅是个人理解,不足、不妥之处请指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