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的时候,常听说一个奇怪的现象--老师不教自己的孩子。一个老师能教出那么多优秀的学生,却不建议教育自己的孩子;或者有的优秀老师,自己的孩子却并不优秀。一直没有明白其中的缘由。
读了《孟子》才知道其中的奥秘,原来古人也是这个理念。《孟子.离娄章句上》说:
公孙丑曰:“君子之不教子,何也?”
孟子曰:“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则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则恶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
意思是:
公孙丑说:“君子不亲自教育儿子,为什么呢?”
孟子说:“这在情势上是不行的,教育必须要用正确的规范;用正确的规范没有成效,执教者就会发怒。怒气一产生,倒反伤害了小孩。‘父亲用严格的规范来要求我,可您自己并不按正确的规范行事。’这样父子之间就伤害了感情。
父子之间就伤害了感情,关系就恶化了。古时候的人们交换儿子来进行教育,父子之间不以善来互相责备。以善来互相责备就会使隔阂产生而互相分离。造成互相分离的结果就不好了。”
由此看来,父亲不亲自教育自己的孩子,是因为父亲在理论上能说出冠冕堂皇的大道理,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很难做到以身作则,无为而为。如果言行不一致,势必产生孩子对自己教育理念的不信任。
严重的时候,因为教育问题上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使得父亲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父亲对孩子发怒,亲子关系更加恶化,结果就不好控制了。
古时候,孩子们的教育问题,主要由父亲来考虑和承担。所以,即便是现在,仍然遵循这个亲子教育的理念,老师不教自己的孩子。
所以,教育孩子是个伟大的工程,它绝不像工作那样简单,工作只需要把任务完成就可以了。教育孩子对父母的要求是如此的严苛。父母要做到身心合一,要言行一致,要做好自己的修为。
父母想让孩子出类拔萃,自己却不求上进,指望靠辅导班,让孩子获得学习上的飞跃,这种可能性很小。
父母想让孩子能一分钟掰两半花,把时间都利用起来,最好是“父母言出,孩子必行。”,自己却忙得一沓糊涂,没有时间学习,实际上时间都在自己碌碌无为中流逝了。
父母想让孩子能自强不息,自己却把孩子交给老人和兴趣班。
… …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父母自己不修行,如何能影响孩子走入正轨?枉然羡慕别家孩子的优秀。
纵观天下优秀孩子的父母,都能拥有优秀品质。而能走进经典的父母们,更是把口号化成实际行动,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无为而为的行动力,每天不断坚持学习、分享、感悟、成长,来切实地影响孩子们,难怪经典宝贝们都那么优秀啊!
《增广贤文》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虽然,每个父母都爱孩子,如何收到高效的回报呢?祝福每个愿意成长的父母,来了解育心家庭,育心宝贝,来感受什么叫做《大学》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吧。
==========育心经典是被报社和名校高中语文老师认可的,最全面、最系统,全国唯一一家有售后服务的经典推广机构。如果您家有孩子,或者您亲戚朋友家有孩子,请加上海雯雯妈QQ为好友:809263949(验证:育儿交流); 亲子教育QQ群:468205103(验证:育儿交流);微信号:13391032358。
一个人会走得很快,一群人会走得很远,期待更多朋友积极参与经典宣传。
欢迎大家积极转发!
上海宝山公益读经班长期欢迎您和家人前来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