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说,从我没上幼儿园开始,她就已经开始教我读书写字了,从此书与我相伴,一直到毕业后成为一名老师,书更是与我形影不离。一晃30年的时间已然从指尖滑过,回想自己读了哪些印象深刻的书,确实寥寥无几,当然了,不是现在才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是改变了这一现状,却是从今年开始的。缘起明霞老师,她真的就像一缕霞光,在我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就那样直直地照耀进我的心坎里,让我的心为之一颤;其次是张校长的神魔论,直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绝大多数看似都是魔压制着神,但胜负其实就在我们的一念之间,让神占主导地位,我们才能越来越进步,越活越精彩;最后是明霞工作室的成员们,真的是这些热血好学的读书人影响了我,让我猝不及防的掉入这个温柔的漩涡中从此无可自拔,深深地爱上了读书。
最近在《你的名字里藏着一个海》一书中读到了季羡林先生的清塘荷韵,不知引起了我的共鸣。书中提到“他朝燕园的池塘里投下五六颗洪湖莲子,但那莲子狠心地辜负了他。两年了,他已将心交付绝望。可到了第三年,忽见水面浮起伶仃的几片荷叶;第四年,那荷叶惊人地扩展蔓延,且开出了绝不同于燕园其他荷花的“红艳耀目”的“十六个复瓣”的荷花!”想那洪湖莲子,究竟是怀抱了怎样一种不死的愿望,方能在沉寂了千多个日子之后慢慢醒来?它定然于小小的心中,藏匿了一个暖暖的太阳,自我照耀着,在黑色的淤泥中执着泅渡,不挣脱,不甘休。我的学生不就是那一颗颗莲子吗?即便现在他们还没有长出漂亮的荷叶,但只要坚持不懈,永不言弃,焉知不会傲然觉醒而盛开怒放呢,我想我对孩子们应该再多一点耐心与信心,慢慢的等待。
与书相伴的时间多了,发现好多问题都在书中找到了答案,虽然而立之年才进入读书的状态,我想没关系,一切都刚刚好。我国北宋年间,有父子3人都是天下闻名的大文豪,占了散文八大家中的三家。就是苏洵、苏轼、苏辙。我想大家都非常熟悉,但是大家知道苏洵年少时不喜欢读书吗,当他27岁那年,长子苏轼出生了,苏洵忽然意识到自己还一事无成,于是开始发奋读书。苏轼出生3年后,苏辙也出生了。苏洵就把成就功业的希望寄托在两个儿子身上,从此他亲自教导他的两个儿子,以至于成就了后来的“三苏”。所以我坚信,读书,什么时间都不晚。读书,我会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