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磊少
01.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这几天回母校参加校友活动(山东大学首届校友职业发展导师受聘仪式),感触颇多。其实对于这个场景,在三年前我有过一次期许,或者叫做诺言。
当时我刚刚辞职创业,印了很多宣传单页在学校各个地方分发,有天发完单页后,站在教学楼门口,心里就在想,三年内我一定要以最体面形式回来。说实话,那个时候我觉得不大可能,或者说这个诺言可能有点难以实现。毕竟那会儿我要啥没啥,唯一有的可能就是一腔热血。
但时隔三年,没想到我竟然实现了,被聘为山东大学首届校友创业导师,回校参加聘书颁发仪式。
其次还有一个可以吹一辈子的点,即:我是山大历史上最年轻的大学生创业导师。
02.
所谓有意义的社交,本质上都是价值的尽可能对等和互换。
这次回来,行程安排得很满。基本每天都要见三四拨人,说得夸张一点,如果不是提前约我,可能真的连见个面都没时间。
而如果把时间倒回三四年前,也许很多人根本就不想见我,或者说我并没有现在这么受大家的待见。
我仔细想了想这其中的一些内在联系,我所能联想到的,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当你有了一定的价值以后,才有更多可以与别人交换的资本。
03.
不管是社交,还是混圈子,抑或是其他,不是这个社会现实,而是你一旦弱了,根本就没谈话的资格。
本质上这其实是一种价值的互换,换句话说,要想得到别人的认可和信任,首先得让自己变得足够有价值。
创业这几年,我做微电商,做社群,做自媒体,不敢说在行业内有多厉害,但在圈子里面已经开始慢慢的被大家所熟知,究其原因,我认为和我这几年不断的积累和成长分不开。
别人看不起你,不一定是因为他们太势利,而是因为你还不够强大。
04.
被人误解,蔑视,看不起,其实很正常,因为你还不够与他们平起平坐。
反过来说,要想受人欢迎以及尊重、敬畏。不是靠奉承谄媚,低声下气巴结,而是不断提升自己,充实自己,让自己变得更有价值。
如果说我们在某一个领域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那么毫无疑问,你值得被尊重。而这个过程,可能是三五年,也有可能是很长很长一段时间,但记住一点就是,唯有不断强大自己,才是唯一的筹码。
人敬人爱的前提是你有被认可的价值,别人才有可能拿他的价值与你互换,这本身是一件相得益彰的事情,但我们往往忽略了自己的积累与努力,却总想着靠别人“提携”,奢望可以受到平等待遇。
05.
我们的声望,发言权,最终还是由自身的价值多少而决定。
自身价值的积累以及背后资源的可支配权,才可能形成自己所想要的别人的“看重”。说这个,可能会让很多人觉得很现实,没有人情味,但更现实的则是,倘若你一无是处,却还想着和别人价值交换,基本上等于痴人说梦。
没有谁可以否定你的努力,特别是在你完成价值积累和资源整合以后。
而要想提高自己所接触的人脉资源和社交层次,首先要做的就是自己不断努力,持续精进。
06.
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但更为残酷的是,懒惰毁了自己的一生。
我们身边不缺所谓的风口和机会,但一定缺破釜沉舟的勇气和百分百不折不扣的执行力。如何让自己不浮躁,勤积累,或许是最值得去痛定思痛的问题。
虽说努力和成功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但无数的残酷现实都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这个世界并不会同情弱者,它只信奉强者恒强。
无法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太难。但在特定圈子里,要出人头地,抛开其他不谈,这四个字,我认为是核心,那就是勤奋和真诚。
(原创不易,若觉可读,欢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