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6岁入私塾,10岁便能写诗文,20岁出道即名满天下,成就他千古奇才。
他弟弟,苏辙,18岁也和哥哥一道考取了功名,同样成就斐然。
仁宗皇帝给周围人讲, 我今天已经给后代选了两个宰相。就是苏轼兄弟。
001 ∣是苏东坡兄弟成就了父亲苏洵
苏东坡兄弟,这样超群绝伦的人才,一般会认为,原生家庭也是不凡的吧。家庭教育应该特别严厉,家里的长辈应该是很有文化的人才对。
祖父不识字,父亲27岁才发奋读书,母亲是家庭主妇。
所以说苏东坡是文曲星转世!他来到这个家里,父亲都开始重视读书了,打算考取功名,他连父亲都影响了。
后来,苏辙出生,苏洵更觉得责任重大。
他这才悔不当初,痛自鞭策,很努力的读书,很努力的考功名,却老是考不中。夫人一直鼓励他,直到40多岁才得到官职。
苏洵能闻名遐迩,文名不为才气纵横的儿子所掩,这实属极不容易的事。
002 ∣是苏东坡的原生家庭成就了两兄弟
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说:苏东坡的祖父苏序老人家,虽不识字,却很睿智,很宽松地在管理他的家庭。
老人家人品不凡,为人特别好。他慷慨大方,荒年歉收,老人家开仓散粮。
在对儿子苏洵,不肯用心读书也不说教,老人家回答朋友说“这个我不发愁”。他坚信,他那有才气而不务实的儿子,总有一天会自知醒悟。果然在生了苏轼后,就不一样了。
老人家的智谋才华,全都绽放在苏东坡身上,包括他那妙不可言的酒趣。
父亲苏洵,严厉的管教苏东坡兄弟。
在40多年之后,苏东坡回想起,和弟弟一起跟随父亲读书的场景,仍然是心有余悸。写到:夜梦嬉游童子如,父师检责惊走书。
少年苦读,是美好和欢快的,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未来尽洒他们淋漓的才华。
父亲苏洵,也有性格刚烈、嫉恶如仇的一面。特别是对待女儿去世这件事,非常的气愤,最后不管不顾,坚决要求家人和这些亲戚断绝来往。苏东坡的性格中也有这种表现。
除了父亲的严厉之外,母亲的知书、温婉、大义也深深地影响着苏东坡兄弟。
苏东坡的母亲,程家小姐,是受到良好教育的。在父亲赶考、游历期间,是母亲在家管教孩子。
教儿子读《范滂传》时,儿子问:“妈,我长大之后若要做范滂这样的人,您愿不愿意?”母亲答:“你若能做范滂,难道我就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大义的种子,小时候就慢慢生了根。
家里树上的小鸟,母亲告诫他们,只要看着就好,不要捕捉。这样,鸟儿们便纷纷到此安家落户。
苏东坡兄弟就是在这样的家中长大的。
两兄弟这一生,有过得意,有过低落,很漫长。特别是苏东坡,很跌宕,在中晚年,又遇到三次贬谪。这艰难的一生,却因原生家庭的教育根基,让他“像一阵清风”一样度过他的一生。
003 ∣是原生家庭成员之间互相成就
现今的四川眉山,三苏祠。
这里的旅游宣传语:“东坡故里,中国词乡,诗书古城,道教圣地,长寿之邦”。
苏东坡父子三人,至今,都还辉映着他们的家乡。
三苏父子以其辉煌的文学成就,同登“唐宋八大家”之列,千古文章辉映古今。三苏在文学上既同出一源,又各具特色,人称“凝练老泉,豪放东坡,冲雅颍滨”。
他们有各自的不同、秉性,也经历着各自的人生。同一个原生家庭,成长中也各有长短,他们彼此成就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