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是我们的国宝,而温度适宜,得天独厚的四川是最适宜熊猫居住的地方。四川大大小小熊猫基地就有几十个。
今天,我们探访的是都江堰熊猫谷。
最美人间四月天,一路上风和日丽,鸟语花香自不必说。一到达景区门口,我们就被琳琅满目的小饰品小玩偶吸引了。也许是一顶太阳帽,一个小背包,一个小发卡,一个钥匙扣……几乎每一样都有熊猫的标志,真的让人爱不释手。我们五人一人选了一样物品就往景区走。
走入景区,树木更加葱茏,杜鹃花随处可见,粉的白的红的,大的小的高的矮的。我也第一次知道杜鹃花的品种有如此多。
大多的杜鹃花瓣薄如宣纸,粉白相间,花瓣上还留有昨夜的宿雨,在初阳的照射下,楚楚可怜。小朵的杜鹃花高高挂在枝头,在微风中笑得花枝乱颤,热闹又不失妩媚。
还没看见熊猫呢,只见前面围了一群人,举着手机不停地拍。走进一看,原来是一只白色的孔雀在那里开屏。只见它缓缓地转着身子,又缓缓地打开它那白色的羽毛,像一把巨大的白色团扇。这还不够,它又在人们的叫好声中,转了一百八十度,抖动起自己的羽毛,得意地看着观众。看得出这只孔雀是只“社牛”,表演经验丰富。
我们在山道上随意地行走,来到了熊猫一号馆。找寻了半天,才发现他在梯架上仰面朝天地呼呼大睡,压根儿不管自己的睡姿是否优雅。二号馆的熊猫在室内文雅地进餐,在它的面前堆积了许多笋壳。三号馆的熊猫也在呼呼大睡,不过它在高高的树叉上,把圆圆的肥脸枕在前脚上,酣然入梦,可爱极了。
后来才知道,我们来得迟了一点(其实也是上午十一点左右),多数的熊猫都已经开启了睡眠状态。它们的睡姿各有千秋,但就那圆圆的脑袋和黑黑的眼圈,自带一副憨态可掬的模样。当然现实中的熊猫和网络图片上还是有区别的,至少它们黑是真黑,白的地方往往就被它们自己弄得黄黄的了。
我对熊猫的期待往往停留在熊猫界的明星“花花”、“萌兰”身上,何况这里的熊猫又多在睡觉,所以没有多少特别的感触。
一直往上走,走过一段长长的竹子栈道,便看到了小熊猫。我以前一直以为小熊猫就是未长大的熊猫,殊不知它是熊猫的另一个品种。
它比大熊猫体型要小得多。它们的毛色多以黄色为主,间杂白色或黑色。也是圆圆的脑袋,细长的身子,拖着长长的尾巴。大熊猫不食肉,但小熊猫会食肉。
因为它体型小,一开始人们在竹林间搜寻它们的身影,但它只匆匆露面又钻进林子了。但转个几个弯后,我们在树林间搭建的长长的横木上发现了两只小熊猫。
也许是游人搅扰了它的清梦,被迫营业。它伸个懒腰,警觉地看看游人,便在高高的横木上行走起来。另一只也从对面走了过来。它们在相会的地方,轻巧地避让,然后又快捷地向前走。不得不说,它们是擅长高空作业的高手,走在三指宽的高高的横木上,如履平地。
看到这活动着的敏捷可爱的小熊猫,总算弥补了大熊猫们酣睡留给我们的遗憾。
至此,我们心满意足地沿着来路,走过高高的树林,走过淙淙的溪水,走过绽放的杜鹃,走过密密的竹林,走向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