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我是很讨厌鸡汤的,但是看了“小人国艺术团”的表演后,也忍不住想发点感慨。我想了许多鸡精标题,比如《袖珍人都这么努力了,你还有什么理由不拼命》,《震惊!这里的袖珍人自力更生,比你我都活得好》,《你我累成狗,还不如袖珍人活在童话世界里》……
但是为了保持我好不容易经营起来的逼格,为了保证我人文账号的尿性,为了不让你们骂我只顾宣泄情绪不对读者负责,我忍着全身疼痛(尤其是手)打下了现在的标题,不误导大众,也方便我抒发情感,你们说是不是完美。
如果你有更完美的,请留言告诉我,一定不要错过教育我的机会,做了这么多年码字民工,我深知教育才能提升,来吧,互相伤害吧。等等,一激动就偏题了。
话说这个“小人国艺术团”,并不是什么自然生长,自然聚集起来的村落,也没有什么值得探索的神秘文化,在那些强调自由行、深度游、不跟风的攻略网站上,很难找到他们的身影,网络上提到他们的地方,不过是一篇篇事先准备好的公关软文,介绍话术大同小异,内行人一眼便能看穿其中套路,那我为什么还要为这个商业行为专门写一篇文章?
首先声明,我绝对没有收钱,因为永远站在专业道德制高点的甲方们,是不会允许任何非正面词语出现的。
至于我为什么要写这么一篇文章,其实是被袖珍人的励志精神所感动。他们用不同于常人的身材,营造出一个活生生的童话世界,他们扮演御前侍卫、御厨、外交部、卫生部、公关部,身穿盔甲,手持盾牌,装作士兵列队巡视。他们表演杂技、魔术,唱歌跳舞,手舞足蹈,自力更生,生活幸福。
其实很多时候,我对这种商业行为是又爱又恨。比如“小人国艺术团”,若不是有商人建了这么个童话王国,若不是有策划机构想到了矮人国这么一个噱头,这些袖珍人的生活恐怕并没有这么轻松。
大多数没有一技之长的袖珍人,生活在指指点点、窃窃私语的环境中,虽然平等已经成为人类共识,但这并不能堵住大妈的嘴,也不能让企业招聘时对他们一视同仁,这个操蛋的世界让精英阶层都觉得非常疲累,又何况袖珍人,他们想要过上幸福生活,须付出比平常人多得多的努力。
相比之下,“小人国艺术团”的袖珍人生活要稳定美满得多。除了表演,他们种菜、种花、养猪、养狗、开餐馆,上网购物,谈情说爱,诞生下一代,他们靠自己的努力赢得尊重。不敢保证其他人,至少我尊重他们。
他们有同伴,是个100多人的庞大组织,他们在一起生活,做同样的事情,应该不太懂得孤独的滋味吧,他们用精湛的表演赢得游客的掌声,也算是有了一份安身立命的手艺,因为得来不易,他们并不像我们这般不容易满足,一言不合就辞掉工作,到处浪荡,他们珍惜,并谨慎地维持着这个“小人国艺术团”。
他们身上有太多我们不具备的品质,这让我想到目前极具标签化的空心人。这些北大清华的天之骄子,冲破千军万马,踏着独木桥来到中国的最高学府,却觉得自己站在一个四分五裂的小岛上,不知道该干什么,不知道自己要得到什么样的东西。他们一边喊着中国的教育制度毁了他们,一边借着这种焦虑和空虚上课睡觉,逃课在宿舍打游戏,分明就是矫情。
英国诗人艾略特在1925年就看穿了这种矫情,他的诗歌《空心人》最后一句说:“这个世界的结束方式,并非轰然落幕,而是郁郁而终。”而现在都市里的大部分人,正在郁郁寡欢的路上越走越远。
如果让空心人同“小人国艺术团”互换身份,我想他们的病会马上治好,甚至比车子房子孩子还来得直接,毕竟在这里没有父母依靠,没有可以选择的工作机会,就连艺术团的演员身份也是好不容易得来,一旦失去就将流离失所,有上顿没下顿的日子尾随而至,生存都无法保证,谁还有空去想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我羡慕“小人国艺术团”的勤勉,羡慕他们的知足,羡慕他们的纯粹,这就是旅行对我最好的教育。
小提示:
文中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仅为配图表达,无他意。若有不妥之处,请留言告知,万分感谢!
原创不易,允许转载,但请注明作者和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