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寒冬的早晨,吃过早餐我背着书包来到学校。我们学校座落在茶山的半山腰,这所山村小学的前身是茶厂的职工宿舍,茶厂倒闭后,就改建成了现在的村小学。小学后面是依山而建的二三排黄土灰瓦低矮的牛栏。
我们这里大年夜吃圆子是约定俗成的习俗。就是每年除夕夜都要吃用红薯粉做皮,里面的馅随个人喜好可以任意选肉类和蔬菜的圆子。这圆子皮薄馅多,咬一口唇齿留香,每个圆溜溜的,有碗口那么大,寓意和汤圆差不多,就是团团圆圆的意思。
每到冬天,村里家家户户都热火朝天的忙着磨红薯粉过年,而磨红薯粉过滤出来的红薯渣,是养猪的好食料。村里的女人把红薯渣用手揉搓成包子大小的圆球,放在屋顶上和屋边的石头上晾晒,一直到晒干了才把它用箩筐装起来拿回家。
每年的冬季,学校后面那几排低矮的牛栏屋檐上就摆满了一排排的薯渣球,远远望去,像一个个刚出笼的白包子。
今天我刚到学校,就听到村里徐婶站在路口骂人。原来她放在牛栏屋檐上晾晒的薯渣球被别人偷走了。
徐婶边上围着许多人,有大人也有像我一样的小孩,大家在那里议论纷纷。这时候我的好友丽丽走过来神神秘秘地对我说:“我知道小偷是谁。”
“那你告诉我是谁偷的。”我凑到丽丽耳边悄悄地说。
“是我们村那个傻子王奎偷的。”丽丽压低声音小声道。
“你是怎么知道的?”我问
“我是听别人说的。”丽丽一脸得意地说。
这时候,爸爸走了过来,徐婶看见爸爸就又开始唠叨:“校长呀,我晒到学校后面牛栏上的红薯渣昨天晚上不知道被那缺德的给偷走了,你人眼熟,帮我问问,看有没有人看见是谁偷的……”
这时上课铃声响了,我和同学们都往教室跑去。徐婶和围观的人也散了,热闹的操场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放学后,我和爸爸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对爸爸说:“爸爸,我知道偷红薯渣的小偷是谁。”
爸爸一脸诧异问道:“是谁?”
“是我们村傻子王奎偷的。”我得意地说。
“你是怎么知道的?”爸爸严肃地问。
“是我亲眼看到的。”我撒谎道。
“你看到的?那你跟我说一说,徐婶被偷的红薯渣在牛栏的第几排,是靠学校这边还是茶山那边?”爸爸用目光审视着我。
“是……是第三排……靠茶山那边……”
“拍”的一下,我的脸上挨了一耳光,火辣辣的痛。
爸爸严厉地说:“知道我为什么打你吗?第一、你在说谎,徐婶的红薯渣晒在牛栏的第一排不是第三排,是靠学校这边,不是你说的茶山那边。第二、不是自己亲眼所见的事情,不能谣传。”
回到家里,爸爸对妈妈说:“好久没吃圆子了,今晚做圆子吃吧。”
吃圆子,那可是我的最爱。我正在为今晚有圆子吃而暗自高兴时,爸爸突然转过身来对我说:“为了惩罚你今天所犯的错误,今天晚上你不许吃晚饭。”
当一家人都围坐在餐桌上大快朵颐圆子时,我在旁边闻着扑鼻而来的香味一个劲的吞口水,我怕口水吞慢了,会像身边的这只小黑狗一样把口水流出来。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不搬弄是非、诚实守信的作风赢得了亲朋好友的好口碑。看见身边的一些人因口舌是非陷入人际关系的困境时,我便想起了小时候没吃到的那碗香喷喷的圆子。
那碗没吃到的圆子,它的香味弥漫在我漫长的人生路上,经久不衰,熏香了我的整个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