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点皴是北宋书画家米芾,米友仁父子所独创,它是用饱含水墨的横点,密集点山,泼墨、破墨、积墨并用,最能表现江南山水间晨初雨后之云雾变幻、烟树迷茫的景象。
中文名
米点皴
大米点
米芾的点形阔大
小米点
米友仁画出的点形略小
创作者
米芾,米友仁父子
米芾的点形阔大,称大米点,米友仁画出的点形略小,称为小米点。米点破不是臆造的,据米友仁自题《潇湘奇观图》道:“此图乃庵上(指海岳庵)所见,大抵山水奇观,变态万层,多在晨晴晦雨间,世人鲜复如此,余生平熟潇湘奇观,每于观临佳处,辄复得其真趣,成长卷以悦目。”可见米家山水来源于写生,米点皴是米氏父子对大自然的长期观察体验的产物。
米点皴法,与画山的步骤基本相同。
用积墨法画米点皴的大山,要注意每一遍的墨色不要相同,略微有变化。
横点的米点皴要讲究点与点的变化,注意强与弱、大与小、干与湿等虚实变化,不要硬碰硬,避免呆板无变化的重复方法来积墨,积墨是为了厚,不能积成死墨。
勾皴染点后,最后加上近树和山腰的云气即完成。
古法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