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收到小伙伴的私信,和我说:“小洺,《郭论》那本推荐的还行,我之前买了读过后确实挺有意思的。可你那本《如果我们错了呢?》说的到底是个啥啊?”
……
于是今天这篇文章就出来了。《如果我们错了呢?》这本书该怎么讲呢?仔细说起来,它应该算是本科普类的哲学书。你问我为什么?内容涉及太广,从文学到音乐到艺术再到电影……总之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作者写不到的。到底要证实个啥呢?就是我们现在所认知的一切其实都是错的。
好了,说正经的。我就从音乐这方面在为大家阐述一下作者的观点吧。
1.在那个时代,那个环境里,作为一个年轻人,我只是说了我自己想说的话。
昨天在朋友圈里偶然翻到一篇文章,讲的是罗大佑自费出专辑的事情。看到这儿我不禁心生惊讶,像他这么有名气的音乐人怎么会落得如此地步?仔细读了读才发现,有些事情似乎早就注定好了。
文章里有一段给我的感触特别深。1993年,一个外国小伙儿为了找到母亲生前喜欢的一首歌,凡是遇见中国人一定会哼上一段(因为那是首中文歌,外国小伙不知道叫什么名字。)问对方这首歌叫什么名字?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让小伙儿问到了。原来他朝思暮想的歌曲叫做《恋曲1990》,而作词曲的人正是罗大佑。小伙听到原版的歌曲,喜极而泣。
说起罗大佑,我相信你们和我一样,脑子里浮现的第一首歌一定是《童年》。这首歌大家并不陌生,从我们父母这辈儿唱到我们这里很有可能还会传到下一代当中。它就像长在我们身体里一样,只要想到过去,缅怀岁月,就一定会禁不住哼起这首歌。
讽刺的是,在此之前人们只能记住演唱者。很少有人会关注作词作曲者是谁?好比最近热播的《香蜜沉沉烬如霜》观众能记住的只有几个主演,极少部分的人会去关注这部剧的导演是谁?如果觉得剧情不错,有可能会百度一下原著的作者。至于编剧,有名气就会说:“哦,原来是他。”没名气可能就一带而过。由此可见,在当时,罗大佑创作的歌要比他本人火的多。直白点讲,他的才华要高于他的名气。
罗大佑的歌曲影响了一批70年代的人,在那样一个年代里他似乎成为年轻人心目中的标志。他用歌词道尽了他们的心声,燃烧着他们的激情,为他们在黑暗中点燃了一盏通往‘未来’的明灯。
与此同时,在英国有支声名大噪的乐队正影响着另一群不同种族的年轻人。
1960年,甲壳虫乐队成立,其音乐风格源自20世纪50年代的摇滚乐,并在此基础上开创了迷幻摇滚、流行摇滚等曲风。
从1962年发行的首支单曲《Love Me Do》到1970年解散前最后一首《Let It Be》。甲壳虫乐队囊括了格莱美的九个奖项。虽然这支乐队仅存十年,但他们的人气并没有因此一蹶不振,反而如病毒般不断向外扩散。作为一个音乐文化的革命者,他们的影响力早已超越音乐本身。
如果说罗大佑影响的是人的内在,那么甲壳虫乐队影响更多的则是外在。
从服装发饰到言谈举止,这与当时国外的上流社会呈明显对立状态。年轻人释放自我,活在自由的‘国度’里无法自拔。犹如摇滚(Rock and Roll)这个词本身一样,提到它身体也会不由自主的跟着音乐摆动起来。
2.如果有一些事物只剩下自身的话,那么它也就无关紧要。
然而,这些音乐真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直留存到未来吗?五百年后的今天,大家对音乐的定义又是什么呢?
美国知名作家查克·克洛斯特曼在《如果我们错了呢?》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想,500年后的今天,我们的后辈会也许会对现在的音乐嗤之以鼻。这与我上述提到的两个事例正好意见相驳。
他说:即使一个出生于1920年的人与其生于1955年的儿子有着相同的个性,他们也完全无法共有同一种音乐品位。我对这个观点不置可否。举个例子,你要是在2012年采访一个读高中的学生对《小时代》这本书有什么看法?过六年之后在问同样的人相同的问题,答案保准是两个。为什么?因为时代和社会环境在变化。一个人对一部作品都有着两种回答,更何况是两个年代的人呢?
在讲到‘摇滚乐’这章,查克·克洛斯特曼是这样写的。本田商务车广告就用了奥齐〮奥斯本的《疯狂火车》这首曲子。雷蒙斯乐队的音乐已经变成了摇篮曲。在具有讥讽意味的豪华婚礼游行中,会用弦乐器演奏快乐分裂乐队的《爱会将我们分开》……现如今,“摇滚乐”可以表示任何含义,故而他也就毫无意义;它虽然存在至今,却无足轻重。
如今这个时代里,音乐无孔不入。你会在商场里、广告中、影视作品里听到,甚至会在一些高档酒店的洗手间里听到。可你真的知道这些歌曲都是由谁创作的?创作的背景是什么吗?我猜你会为自己开脱,我太忙了,音乐那么多,我怎么每个都会记住呢?于是音乐随着年代逐渐沦为一种消遣,并不在是一门独特的艺术。
3.那么未来的人,他们会记住什么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音乐流派中不相干的艺术家都会从集体的视野中消失,最后只保留一人;那时,这个人的重要性会被夸大,直至他与此流派可以互相替代为止。
甲壳虫乐队成员,现今只剩下贝斯手保罗·麦卡特尼和鼓手林戈·斯塔尔两人。而在国际音乐的舞台上保罗·麦卡特尼明显要处于上风。这就好比在中国与周杰伦同批出道的歌手中(张韶涵、蔡依林、林俊杰,吴克群等)被更多人铭记于心的还是周杰伦。毕竟历史最终会留下那个最好的。
是什么让我们记得那些铭记于心的内容呢?
关于这个内容查克·克洛斯特曼采访了泰德〮乔亚。“我还是个小伙子的时候,许多成年人详尽地向我介绍了20世纪20年代的流行音乐。他们告诉我乐队和歌曲的名字、流行的原因和演出的地点。现在这些歌迷都去世了,只有少数几位专辑可以理解这些音乐——即便这些转接也无法像我的祖辈那样直观深入地掌握这些音乐。每一代人死去之后,只有少部分歌曲和艺术家的声望会留存下去。”
没错正是‘口口相传’。正如查克·克洛斯特曼在这章结尾处写的那样。想想一下,500年后的大学课堂,一位身着时髦的教授正在给满屋子的学生授课。这些学生对摇滚乐的理解就像对美索不达米亚音乐的理解一样熟练刘畅。虽然他们已经学习如何辨认这种音乐,但是仅仅勉强会识别而已。除了教授以外,房间里没人能说出两首以上的摇滚歌曲……他向全班同学展示了一张被选中个体的照片,或者也可能是该个体的全息图。就是这个家伙。这就是摇滚的形象,这就是摇滚。
以上是我个人的拙见。如果你与我的观点不同,觉得我写的东西简直是荒谬至极,那么随时欢迎大家指教。如果你有什么好书推荐或者想到了那些对你影响很深的音乐和创作人,记得在下方评论或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