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艺涞
摘要:本文以精练简约的文字,表达了作者阅读韩寒作品的深切感受,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值得我们认真回味和思考。
过去,我并不关注韩寒。尽管他的名气很大。
我对韩寒的注意是从最近一段时间开始的。因此,对我来说,韩寒的大部分作品都比较陌生。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阅读了韩寒的几篇博文,突然就来了兴趣。韩寒的博文语言朴实,笔调轻松愉快,读来一点也不累,而且在其看似平实的文字中,往往蕴含深意。我想,这也许就是我对韩寒产生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对于文学的欣赏,我非常注重文字语境带给我的感受。一部小说,或一篇散文,无论内容多么有意思,如果文字生涩,对我就不会有吸引力。
读韩寒的博文,给我的感觉是文字很有弹性,令人回味。于是,我就想,韩寒的小说,也许也挺有味的。由此,几乎在短短一段时间,我就对韩寒寄予了特别的关注。
此后,通过阅读韩寒的作品,进一步印证了我的判断。
可以说,韩寒的作品,已经影响了不少人,而且将继续影响很多还没被影响的人,这是社会效果。此外,韩寒的作品也很有市场,在获得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那么,韩寒为何能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呢?
如果作一个初略的分析,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首先,韩寒的作品,语言富有磁性,看似平淡,但“平”中有“奇”,“淡”中有“意”,而且很大众化;其次,内容新颖,情节生动曲折;再次,有独特的思想和见解,不流俗,不媚俗。如,《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等小说,就充分体现了其作品的上述特点。
因此,建议热爱文学的朋友不妨研究一下韩寒,也许能从中获得一些借鉴,从而更好地拓展自己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