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笑来老师的得到专栏开始的第一天我就订阅了,起初自己能保持节奏学习,那是觉得老师所讲道理我都能理解(自己以为自己懂),于是开始懈怠,时至今日,课程落下了很多,截止到现在,追到了1月21日的内容。
反思自己的学习状态,按照笑来老师所说,我们需跟着他每周掌握一个概念,清晰地认识它的本质,并与以往所学建立联系,从而在我们脑中形成一套理论体系。按照这种要求,我远没有达到,分析原因有三:
1,自己学习时,仅限于把每一个概念学习一遍,并没有及时做学习笔记。因此,每次学习新知识的快感其实是见识了笑来老师的“懂”,离我自己的“懂”还有距离。缩减这个距离的办法,笑来老师其实反复在提——“每日记笔记”,我却视而不见。
2,除了没及时记笔记,还有件重要的事没做——“关联”。学习如果仅仅停留在只字不差的阅读上,那就好像吃饭只咀嚼和吞咽,而缺少了后面到体内的消化吸收阶段。这个消化吸收阶段,除了“写笔记”,还需要我将所学概念按自己的理解进行关联,也就是一次次地复盘,这是将概念一点点理解透,从而最终变成自己的阶段,也是极为关键的阶段,而我竟然又再次视而不见,直到今天写这篇反思时,才清晰的感受到。
3,对时间的感知不清晰,有时自己借口忙,一段时间中断了学习,在我的意识里中断的时间好像只有十几天,其实已经过去了一个月,我脑中的时针走的“不准”。“不准”怎么办?不要启用它,保持每天学习的节奏。
落了这么多课,并且此时此刻感觉自己以往所学在脑中还是杂乱无章状态,加上现在的概念越来越难,需要自己补课的地方越来越多。这种千头万绪的情况放在从前,我应该已经放弃了,成为了自己无数个半途而废的案例之一。
可是,这次却没有,并且在知道往前走,任务会越来越重的情况下,正在全力往前赶。原因无他,一是,我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自己心智的成长。零散无序的知识都可以让我有如此变化,那么强化后的知识体系将发挥多么令人惊讶的作用呢,我很期待!二是,1月18日,笑来老师讲的“不要短期期望过高,长期期望过低”及时地调整了我的心态,还是那句话“慢慢来,比较快”。不能贪多,一个一个,逐一击破,赶进度不是目的,真正学懂才是。专栏就在那里,允许笨学生慢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