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还是学生时我的理想是当一名乡村教师,每当看见电视中有教师去支教的画面时,我都羡慕不已,所以在填写高考志愿时,我义无反顾地选择师范院校,大学毕业后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乡村小学教师,我热爱我的职业,热爱我工作的小山村,热爱我的淳朴善良的孩子们。
当我怀着满腔的热情站在讲台上时,我发现我还远远不够,我需要充实自己,我需要开拓视野,我需要利用身边的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提升自己。炎炎夏日,我是幸运的,因为我遇到了“暑期兴成长计划”,利用这个平台我可以给自己好好充充电,通过几节课的学习。针对“如何从教的课堂向学的课堂转化”这个问题,我有几点体会:
一、创设新颖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
课堂不应是单纯由老师去“教”,要让学生能主动去“学”,所以在开始时要给学生创设一个能吸引他们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把他们带入到其中。例如在学习《乌鸦喝水》时,让他们化身小乌鸦,亲身操作,各抒己见。
二、进行有效提问,并给予积极的鼓励。
课堂提问是不可少的,那什么样的问题才是有效的呢?我认为能让学生真正想去思考的问题是有效的问题,对于不同的学生还要有不同的问题。每个班级都有学困生,对于我班的学困生,我要做到每节课都提问,当然问题是简单点的,树立他们自信心,鼓励他们;对于尖子生,我问的问题都是需要他们动脑的。
三、开展有趣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设计几个有趣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觉得语文并不是枯燥乏味的,还能促进他们进步,使他们更了解语文。例如我会对他们进行分组,然后给他们一个主题,通过评比选出优秀奖和鼓励奖,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品,我发现学生们积极性很高,尤其是得到奖品时,脸色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四、从重视教到重视学 在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往往有这样的趋势:初入职的教师最为关心的是“我怎么教”,甚至走上讲台的第一句说什么、第二句话说什么、做出什么样的手势都要事先想好。随着教学经历的积累,教师关注的重点逐渐转移到“教什么”上来,注重对教材内容的呈现、主要知识点的落实和知识结构的梳理。当这两方面都能应付自如,教师开始关注“学生怎么学”。因为教师会发现尽管自己“教”得很精心,一节课的安排结构严谨、重点突出,质疑解析环环相扣,教师语言形象生动,课件演示异彩纷呈,课堂节奏如行云流水,然而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成绩却常常不尽如人意。由此,教师认识到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教师的教,还要重视学生的学。
五、从指导学到研究学 在实践中,教师重视学生的学是从重视“引导学生学”开始的,最初教师关心的仍然是“我怎么做”,即“我如何引导学生学习”。这一阶段在教师教研论文和说课稿中最常见的词汇往往是“创设情境”、“设疑激趣”、“问题导入”、“精讲释疑”、“鼓励探究”、“引导合作”、“及时表扬”,等等。仔细推敲,这些词汇的主语是谁呢?显然还是教师。教师还是从自己的教出发来铺设课堂教学的路径,认为只要“教法”得当,在教的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学、引导学生的学,学生的学就能达到目标。殊不知,如果不关心学生应当如何学习,如果没有对学生学习的深刻理解和严谨设计,所谓“导学”岂非空中楼阁?随着课改的深入,教师进一步认识到,课堂上仅仅重视学、指导学、把学的时间还给学生是不够的,学习的效果最终取决与学生“怎么学”。于是教师开始研究学,最普遍的研究就是课堂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