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信:
《我们平均每天会互相出几道题》
看到这篇文的时候莫名想起了我们刚刚开始熟悉的时候...
回信:
我看了文章。
我想我和笔主相似的应该是经历,但很难说是心情。
诚然,我当时会谨慎的思考言辞和问题,并在发出前检查;我会在不确定的时候查询资料,来保证自己尽量营造出你和业内人士聊相似话题时的氛围;我会写所谓「高端」的比喻和暗喻来传达心情,仿佛在考验彼此智商……
但我并不认为这不是真实的我。
我是非常不明白总有人会持一种很简单粗暴的态度:态度更严谨、发言更理性、讲述更完善的自己都不是「真实的自己」。
似乎他们眼里更多思辨的那个自己就像中二时期自己给自己设定另一个人格一样,过了中二时期就该高喊一声「哈子卡西!(那是不真实的我!)」然后就赶紧否定掉。
实质上,我只是认为那样的他们不怎么是日常中的他们罢了。
那么所谓的日常又是什么呢?
正常情况下,是天天见、面对面、长期相处,这才能叫日常。
而在天天见、面对面、长期相处的情况下,本来就不可能在话说出口前double check,也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让你营造氛围,加上语言和表情绝对比文字容易出卖你的第一想法,所以没有以前相处那么充满「聪明的对阵」感是很正常的事情。
顺其自然的接受就好了。
在对话媒介和对话内容变化的时候,比如我现在用电子邮件给你写这封信,要回到这种不那么日常的状态是非常容易的状态。因为这种严谨理性的状态本来就更适合电子邮件的往来,而一如既往,我能够从我这种状态中获益,写出「回头看那时候发过的信息,我都佩服自己能写出那样的话。」
无论是以前的邮件、还是现在的邮件,我都是我。我都是真实的我。我都是同一个阶段的我。
非要把在邮件里和在微博、Hangouts、短信或电话里用着不同的语气和遣词造句方式的我贴上「不真实」的标签,我会觉得很不礼貌。
而这位博主,她自己其实没有很清楚的思考过这个问题。
难道对她来说,她现在偶尔还会和她先生互相出题时,两个人就突然又变得「不真实」、变得「那阶段」起来了吗?
一段关系,能够同时兼具日常和不日常两方面,兼具任性撒娇撒泼卖萌和理智对话互相思辨,是非常幸运的关系。
我们应该是为这样的关系感到感恩,而不是认为某一方面比另一方面更高或者更难得。
我希望我表达清楚了。
而且我感恩我们能有这么幸运的关系。
祝,没有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