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前夫分开后,怎么样面对之前共同熟悉的朋友圈子是个令人头痛的问题。
昨晚,前夫的干儿子一家来走亲戚,儿子还没出生时,就收了这个干儿子,所以每年春节按照习俗,两家会相互串门来往。
今年当然也不例外,当前夫在微信里通知我一定到的时候,我的心里便开始涌上一股不舒服的感觉。也许是我太想摆脱与前夫的关联了,所以潜意识里对与他有关的人和事都会不由自主的排斥。
除了干儿子一家外,被他邀请的还有他的几个朋友,与我也很熟,以前经常一起聚餐,后来,我觉得这种聚餐太耽误我的时间,就很少参加了。
这期间,也是我不断的努力争取到的自由,在前夫来看,他的朋友圈子,我是每次一定要去的,否则别人会怎么看他,会怎么说我。
当我一点点的拿回自己的力量感,开始能够选择远离自己不喜欢的人事物时,他也渐渐不再强迫我。
偶尔,我还是会照顾下他的面子与儿子的想法,满足他们的期待,就像这次一样。
当我带着这种信念做出这个选择的时候,我感觉到自己很不开心,委屈,压抑的感觉出现了,胃部开始像挤压了一块石头一样硬邦邦的,即使看到准备好的一桌美味佳肴,我也丝毫没有一点食欲。
六点五十赶到,十点二十结束回来,这三个多小时,我可以看一直想看,又挤不出太多时间看的那本《回家》,也可以继续写《我的父亲与母亲》的续篇,还可以听文涛老师的“你活该有钱”的线上课,或者去中医按摩,学普拉提,健身……
可是,当我迫不得已的因为顾及他人的感受,而不得已做出这个选择的时候,我发现小我中那些熟悉的负面情绪模式就出来了,那是过去我曾经很多次被压抑的感觉。
其实我认为的前夫强迫我参加这个聚餐的念头,在我原生家庭里是我非常熟悉的模式。
小时候,父亲经常邀请人到家里吃饭喝酒,每当这时,我们就会全家总动员,忙着准备饭菜。
当饭菜准备好后,家里的男人可以上桌吃,母亲,我和妹妹只能待在厨房,吃一点剩下来的菜。
那时的我觉得好委屈,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让小小的我感到异常愤怒。
父亲的朋友们酒足饭饱后,我与母亲再去忙着收拾残羹剩饭,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刚刚解决温饱问题),剩菜舍不得倒掉,便留作下顿饭热了吃。
而我每次都是拒绝吃这些剩菜的,我把自己的不甘与愤怒化作了对食物的排斥。
我对家族的这种男权思想深恶痛绝,加上母亲在家里常年忍辱负重,委屈万分,小小的我对男人的印象一落千丈。
哥哥比我长三岁,又是长子,也是家中的唯一男孩,从小被爷爷溺爱,后来成了典型的问题孩子,初中转学多次,打架,说谎等令父母操碎了心。
而我从小耳闻目睹家人对哥哥的各种恨铁不成钢的失望,难过,也很少体味到哥哥对妹妹的呵护与关爱,以致于当我自己有孩子的时候,都会特别渴望生个女孩。
我把童年对父亲与哥哥的期待与失望,投射到了亲密关系中,当前夫把朋友请到家里吃饭的时候,原生家庭中曾经留下来的那些伤痛开始从脑海中浮现出来。
原来我对父亲的做法如此不满,又没有力量改变这种状况,只能把无力感压抑下来。
而我现在的做法不是在重蹈覆辙吗,我把前夫邀请我过去聚餐,我不得不去,当成了对父亲的忠诚,虽然不满,仍然压抑自己去满足他,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情绪模式啊!
原来我对父亲的很多做法是不接纳的,当前夫的做法与想法与父亲相似的时候,我便开始评判,并期待他改变。
可是改变一个人又谈何容易呢,就像我当初希望父亲能不要那么频繁的请人到家里喝酒吃饭,现在也希望前夫做到这一点一样。
当客人走后,前夫那副落寞的样子像极了父亲,在外人面前,父亲开朗,幽默,热心,满满的力量感,无论村里邻居谁有什么事,父亲总会不遗余力的帮忙。
而前夫与父亲在很多方面如出一辙,我不希望看到他在我面前表现出那种颓废,失望,脆弱的一面,就像当初我不希望看到当年那样的父亲一样。
因为这样会让我重温童年那种熟悉的无力感,我把对父亲的无助投射到了自己的亲密关系中。
都说生命中最值得宽恕的那个人就是你身边最重要的那个人,我曾经如此愤恨前夫对我的威胁与恐吓,现在明白,原来他是一直陪我做人生功课的那个人。
如果不是他,我不可能看到小我中那些熟悉的负面情绪模式与底层的那么多限制性信念。
接纳当下发生的一切,接纳自己的不接纳,才能拥有更多的力量感,才能更好的学会爱,表达爱,成为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