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一直玩到下午四点才说要睡觉。我当时后背酸痛又困又累没有力气。抱着他在客厅转了一会儿,我说我们躺床上去睡觉吧,妈妈拍拍你睡。他同意了。
把他放在床上,脱了外面的衣服,盖上被子准备哄他睡觉,他又不干了,非要我抱着去客厅哄睡。我不愿意,说妈妈太累了,实在抱不动你。你要非去客厅的话,喊爸爸来抱你去行吗?我把老公喊来抱他,小朋友哭着不同意爸爸抱,非要我抱,非要我去客厅。当时就很生气,怎么都不同意他的要求。他就一直哭。我坐在床上,听着他哭,看着自己内心情绪的起伏,问自己,是我真的没力气了,还是我只是不想去而已?还是我只是不想满足他的要求而已?前一阵家里只有我和他两个人的时候,我还想像过如果我阳了没力气陪他该怎么办,如今不是还没到那步田地吗,怎么就不能满足他的要求呢?又是“谁”有个不想呢?
看到了,我拿一条毯子把他包起来,抱着他对他说,没关系没关系,妈妈现在有的是力气,刚才是妈妈在和你开玩笑呢。妈妈这就抱你去客厅睡。孩子马上不哭了。在我怀里,安静的像一只小猫,到客厅没多久,就睡着了。
当时,我对他说,妈妈有的是力气。说完之后,马上感觉不到原来身体的沉重酸痛了,马上感觉有了精神有了力量。我坐在沙发上抱着他,静静地品味着这句话带来的不一样的感觉。发现语言真的是有力量的。这种力量,有时候是积极的,它会把你直接带离当下糟糕的情绪或者状态。有时候,它又是消极的,它会有一种让人越说越来气的感觉,将一个本来心平气和的人引向情绪失控的田地。而这一种力量的两个方向,取决于,语言出自哪里。从心说出来的,必然会是正向的积极的。而习性的话,总是会将我们带入到越来越大的情绪里。
习性的话,说多了,真的伤人又伤己,所以才要慎言慎行,闭嘴养心。心上的话,能多说的时候,就请不要吝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