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能去学坏,你可以不太乖。
这是王菲《童》里的歌词。
成年人大抵都知道里面唱的是什么:只要不坏就行,别太乖。
因为太乖的人,很多并不快乐。
这里说的“太乖”,大抵是“老实”之意。而毋庸讳言,“老实”这个词在现代社会已经不是人人称道的品质,最起码不是一个褒义词。而是带着些许睥睨的意味,甚至与迂腐挂钩。
讨好是“太乖”里的一种。所谓讨好,就是过分温顺,为了迎合别人宁愿令自己受委屈。
做人需要真诚与厚道,但不要没有创造力的过分的讨好。
毕竟在这个色彩缤纷或者说多元多维的世界里,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有好的有坏的,要碰见各种各样的人,有良善的好心人,也有不那么善良的甚至心术不正的伪君子。
当遇上后者,讨好型人格的人就容易被人利用,总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然而,道理谁都懂,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讨好型人格”是源自于哪里,更不知道如何去改变。所以因其而来的郁闷与心塞也没有丝毫减少。
讨好型人格是怎么形成的呢?
人的性格,离不开他的成长环境。有句俚语说“三岁定八十”,在我看来是有一定道理的,虽然这里说的三岁未必是一个确数。
形成讨好人型人格的小孩大多有这样的共同点:听话,乖巧,对父母言听计从,大多数时候只附议别人的意见和看法。
继续往回追溯,你会发现,这都是被父母“逼”的。当然,这里说的“逼”,不一定是言辞激烈的责骂甚至是体罚,而是父母对孩子提出的要求三番四次地拒绝,即使不是直接的,是柔性的说教:
如,本来答应考90分就有奖励的,结果孩子考到90分,父母又变卦,说班上很多同学都考了95分,你90分也好意思要奖励?
如,孩子很想要买一个玩具,因为别的同学都有。但父母总是以那东西很贵或者“买那种东西干什么,有什么用”来推脱,甚至孩子一提就变脸。
这样,就造成了两个结果——
1)孩子不敢再提了,而且对父母言听计从,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没有“非分”的要求,父母就会和颜悦色,还称赞自己乖;
2)孩子不能和同学一起玩那个大家都有的玩具了,渐渐变得孤僻,冷漠,大胆一点的则会向同学借……
讨好型人格,就这样萌芽了。
为什么要说儿时呢?因为人格绝大多数在儿时就已养成。
从灵性的角度讲,孩子的能量场是开放式的,年龄越小越是这样——
他们没有大人的所谓“理性认知”,他们只知道要什么说什么,不要就说不,要就去索取,这时候,环境给他的反馈就会形成他们最基本也是最牢固的认知:我这样做是不好的,别人不喜欢;或者,我这样是对的,别人喜欢我这样。
当每一次的索取都会得到同样的反馈,孩子就开始压抑自己认为“不对”的一面,如:
“要”是不好的,扔掉;乖巧听话是好的,保持;活泼好动大人不喜欢,以后不这样了;大人说我吱吱喳喳的很吵,我以后要少说话……
于是,被大人“塑造”的“好孩子”诞生了:他们听话得像一只小兔子,温顺得像一只小羊羔。
大人为孩子的听话而高兴,而自豪,却不知道自己恰恰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
因为孩子被压抑了,很多孩子的“不乖”因子被压抑在潜意识里,并没有消失,虽然他未必自知——而最可怕的地方在于:“指导”人一生的因素大多数是潜意识:性格决定命运,而潜意识,则决定了性格。
很多成年人不喜欢讨好,但总是改变不了这个思维与行为习惯,正源于其潜意识给他塑造的人格:因为我要乖,别人才会喜欢我;我要听别人的话,不能拒绝,别人才会接受我。明知道对方是错的,而且对自己不好,但如果改变就会不舒服。
除了讨好,还有怯懦,还有骄傲,还有自卑,还有持续的愤怒……都是这样来的:源自父母的“塑造”,源自儿时的心理投射。
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巨大影响,就在于它是人格塑造的起点。
它就像一粒种子,种在孩子的心里,深入到孩子的潜意识,继而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影响成人之后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好的,坏的,都是如此。
例如:一个本来长得很漂亮的女孩子,因为父母本来计划生儿子,所以不喜欢她,从此,她的潜意识里就会不知不觉地压抑其女性特质,从而往男孩的方向发展,长大后,就成了短发、黑衣、动作粗犷的假小子。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看似冷静,其实是压抑了自己的乐天;看似善思,其实是压抑了自己的勇敢;看似与世无争,其实是压抑了自己的豪情……
更严重的,是有些成人因为儿时总是被父母否定,结果这种否定深入了其潜意识里,让其觉得自己不够好,没有资格拥有更多,更好的。于是,人生就一直面临失落,失意,失败……
他们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自己的运气总是这么差,为什么做事情总是到了临门一脚却前功尽弃?却不知道这是他们的潜意识在举着一支大旗,不断地告诉自己,“引领”自己:我不配拥有,我没资格成功,我不行,我不能。
很多成年人,在儿时就把自己弄丢了。只是不自知。
很多成年人,复制的都是父母一模一样的生活模式,原因也在于此。
甚至很多戒不掉的不良嗜好,都源于此。
每个人都是环境的镜子,特别是儿时环境的镜子。还是那句话,自己是对的,世界就是对的。你面对这样的问题,是因为你的心或者说是你的潜意识召感来的。
那怎么办呢?回溯,找到起点,然后面对它。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做“拥抱阴影”,阴影就是你不愿意面对的让你不适的感觉,严重点就是痛苦,这种感受被藏在潜意识里,你不愿意触碰,所以不自觉地把它藏了起来,但它是关键——
从某种意义上说,你不好的情绪表现,你生活中面对的人事物,都因它而来。如果它得不到释放,你就一直是它的奴隶。
例如,在儿时因自己的过失引起家庭变故,长大后虽然忘了,但这种自责并没有释放,而是藏在潜意识里,就会变成一些不时发生的“自残”(如总是不知不觉地割到手,或者总是出现一些小事故让自己受点伤)等。
心理学家卡尔•荣格(Carl Jung)
阴影自我是我们精神中的一种动物本能。我们不自觉地隐藏这一面,与我们的人格面具(我们想要向他人展示的一面)刚好相对。同时,阴影自我是与我们的求生本能相关联的,当我们的安全受到威胁时,它就会出现。
虽然阴暗面的功能在于储存人的负能量,但或许正是因为这样,它才成为了创造力的催化剂。
仔细回想儿时让你不高兴的经历,写下来,然后读懂它,最后告诉自己:
宽恕当时父母的不给予,原谅彼时环境的不允许;宽恕自己的少不更事,原谅自己的年幼无知;宽恕别人对你的伤害,原谅自己的软弱无能;
总之,就是不逃避,正视它,读懂它,承认它,拥抱它,让它从潜意识变成表意识,然后才能完全消解。此时,你就能够告诉自己,这事解决了,过去了,到此为止。
这以后,阴影才不会再成为你的阻碍,反而会转化成你生命的一股新的能量。
其实,你是独立的个体;
其实,你真的可以不太乖;
其实,你本来就不是很“乖”的,你应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你可以对别人的无礼与侵犯说不;
其实,你有能力也有资格拥有你自己要拥有的。
我是悟恩居士,一个会写字的修行人。成年人应该远离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找回自己,做自己,方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祝诸位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