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毕竟还是孩子,虽然是初中生了,但是班级很多同学,不知道什么样的时间该做什么样的事情。甚至班级纪律和班风都受到了影响。
最明显的,是早读迟到的学生,有的从后门悄悄溜进来。问其原因,总有百般理由。在与家长和同学交流之后,我明白着,这并不是不可避免的。于是我与大家在班级达成约定,六点五十关上教室后门,开始早读。
有的同学总是存在侥幸心理。两分钟,老师不知道,从后门悄悄溜进来。而后门关上之后,再有迟到的,所有同学都将成为他的证人,他便也不好抵赖了。
下课之后,迟到的同学只好跑来我这里领取自己的罚单。我的罚单有跳绳,当然也有扫地、做好事,因为,我发现爱迟到的这几个学生,体育都不咋的,也不爱运动。这张罚单,一方面可以提高他们的体育成绩。另一方面,可以让这些不爱运动的孩子畏惧迟到。
同时,为了激励这些领到罚单的学生。如果他们能够坚持一周不迟到,可以领取小礼品一份。礼物虽小,也能让他们开心好久。原来,不迟到,既可以不用跳绳,还有礼物可领。怎么看,也是自己赚了的了。
还有,上午第四节课结束之后,吃饭的队伍迟迟不能排整齐。这些就是吃饭不积极的孩子。下课之后,总是有三五个学生,在教室里面说说笑笑,或者讨论题目或者聊聊天,影响了其他同学去食堂的就餐时间(中午就餐统一排队进食堂)。
为了让学生下了课之后能够迅速排好队去食堂就餐,我用上了一个口号神器。什么神器呢?那就是“三二一”,刚开始同学们不知所措。为了让他们有缓冲时间,前几次,我会故意放慢速度喊口号。比如“三、二点五、二点二、二点一、一”,后来变成了“三、二点三、二、一”,再后来就变成了“三二一”。再后来,同学们听到“三”的时候,就拔腿过来了,产生了一定的条件反射。所以,不论是上课前,还是就餐排队,一有口号,效率明显提高了不少。
班上还有一个拖拉现象,就是预备铃响了之后,教室里迟迟不能安静下来,他们没有已经上课了的意识。
针对这种现象,我用了两个方法。第一,铃声一响,我就到。我就是去提醒,提醒该上课了。第二,就是用心物色一个给力的班委。以前,我是安排了两位班委,一位负责卫生,一位负责仪容仪表以及眼保健操的纪律。这样,教室的过道里,不是班委管纪律,就是值日生搞卫生或者课代表收发作业,这样一看教室里就乱糟糟的。
所以,我考虑了很久,就物色了一位既能管好卫生,又能管好纪律的班委。
管理班级并不是人越多越好,班主任管理班级,就是要用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