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1896年—1980年)深受康德思想的影响,康德的“十二范畴”理论虽蕴含着动态的辨证法元素,却主要是从静态阐释了他的认知结构要素,而皮亚杰从认识的发生以及发展的动态方面发展了康德的“十二范畴”认识论。皮亚杰的认知结构理论对西方的教育特别是学前教育的影响深刻。
皮亚杰提出了人对事物的认知结构是通过人的认知活动中所产生的同化(正)、顺应(反)、平衡(合)辩证发展过程的作用,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动态地建构起来的。
皮亚杰认为,在主体(思维者)与客体(思维对象)之间,知觉或概念作为中介物,在主体到客体,客体到主体之间相互作用中,起着中介的作用。知觉就是对思维对象刺激思维者所出现的信息的综合处理,概念就是对综合处理后的信息分类,用语言、文字、图画等符号表征。
而知觉和概念首先开始于活动,通过活动,主体内部认知结构得到有效的建构,形成了知觉和概念。通过知觉和概念的中介作用,客体的特性被认识。
人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活动,得到有效的不断的建构。人从出生至青少年期间,其认知活动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时期(0至2岁)、前运演时期(2岁到6岁)、具体运演时期(7岁到10岁)、形式运演时期(11岁开始)。也就是人从生物反应—心理反应—活动概念化—直觉推理—逻辑推理—抽象运算的思维发展过程。
第二阶段前运演时期(2岁到6岁) 相对于学龄前儿童阶段
第一水平(2岁到四岁) 活动内化亦即活动开始概念化:
(1)随着语言、象征性游戏、意象(老李注:即意识的具象,亦即人在意识活动中在脑里呈现出的具体表象,它是人们感知事物后的影像或内容的记忆痕迹或印象。例现实中的所有物体、行为、情感或味道、声音、感觉等)等的出现,增添了一种内化了的并且更为精确地概念化了的新型活动。例如,主体不仅能从A移动到B,而且能用概念来表示AB这个位移,并且能在思维中(老李注:通过大脑)显示出另外一些位移。也就是说,儿童开始掌握了用来称呼活动格局并在意识中把握它们的符号系统。儿童对符号系统(老李注:包括语言、动作、影像等符号)的掌握和运用,可以使到活动内化(虽然是部分的),而活动的内化就是概念化,也就是把活动的格局转变为名副其实的概念,哪怕是非常低级的概念(前概念)。
(老李注:语言既是概念、判断、推理逻辑思维的工具,也是思想表达的主要工具,语言在“自我意识”的发展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幼儿开始喊“妈妈”后,一般而言,他们的语言水平进步迅速,而游戏又是这个阶段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加上幼儿在这个阶段好奇心重,喜欢观察世界,因此,包括语言、动作、影像等符号系统得以建立起来,并在活动中运用和发展)
(2)一系列各自发生在特定瞬间的实物活动可以用一些表象系统完满地表征出来,这些表象系统能以一个差不多是同时性的整体形式把现在、过去和将来的活动或事件,把空间距离远的和近的活动都在头脑中显现出来。(老李注:儿童的整体感、时间感、空间感大有进步)
(3)能完成初步推理,把空间的图形分类,建立对应关系。(老李注:逻辑概念上的分类)
(4)开始提出了“为什么”的问题,标志着因果性解释的开始。(老李注:这一点非常关健,孩子以后能否对事物的奥秘保持好奇心和自觉探究的兴趣,这个时期儿童的“溯因习惯”的形成非常重要)
(5)概念加工制作过程的工具,不能只归因于语言,而一般地归因于符号功能,产生这种功能的根源则是在发展中的模仿行为。换言之,从感知运动性行为过渡到概念化的活动,不仅仅是由于社会生活,也是由于前语言智力的发展,同时也是由于模仿活动内化为表象作用的形式。(老李注:强调活动中的模仿行为在概念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6)在主客体之间唯一存在的中介物仍然仅仅是一些前概念和前关系(在前概念中没有用“所有”和“某些”作量的规定,在前关系中则不存在概念的相对性);另一方面,赋予客体的唯一的因果关系仍然是心理形态的,完全没有从主体的活动中分化出来。(老李注:对因果关系的意识是心理层面的)
第二水平(5岁到6岁) 直觉推理:
(1)随着概念化活动的进行,儿童开始解除自身中心化,发现某些客观的关系,这是这一的阶段的标志。这些客观关系是通过“组成性功能”发现的,“组成性功能”是指代表客体的互相关联的属性的两个项,其变化具有依存关系,一个变量通过它对另一变量在功能上的依存关系而引起变化。例如,一般可以相信,一个五岁到六岁的儿童会知道,如果他用一支铅笔去推一块直立着的长方形板子的中心,这块板子将作“直线式”的移动,但如果只推板子的一边,“它就会转”(老李注:直觉推理,并不知道其中的原理)
(2)概念化活动之间的协调产生了一个重要的进步:儿童此时能稳定地区分个体和类,能把个体从类中分离出来。(老李注:分类的意识和能力在增强)
(3)对事物缺乏内在的可逆性、传递性、守恒性的理解。(老李注:可逆性——能同时运用“>”和“<”这两个关系;传递性——A<B<C ;守恒性—— 如果A=B和B=C,则A=C。
(4)这个水平,幼儿普遍存在的“泛灵论”思维和“自我中心主义”会减弱。
启示:在这段时间,尽量让孩子用语言来表达其所看到的、所想到的、所思到的,不怕儿女会成为“话痨”。多玩一些具有主题性的游戏活动,例如“过家家”,通过“煮饭、炒菜、吃饭”的模仿,建立“家庭生活”的概念。可通过涂鸦和画画、复述故事或描绘、描述所感知到的事物,来训练孩子的记忆和意象呈现的能力。最为关键的是,要使儿女成为喜欢问“为什么”问题的“问题孩子”,养成一种“溯因习惯”。
关键词:语言、游戏、意象、概念系统、“为什么”、直觉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