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各位爱学习的家长们!!!
作为幸福讲师,最近两次课程,主题都是《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这是与幼儿园家长面对面的沙龙活动。现场与大家互动中可以接收到的信息:把孩子培养好、教育好,家长们已经有高度重视的心念。
爱学习很好,值得注意的细节,认真学习后收获了怎样的心念?
焦虑!教育焦虑的感受,在幼儿园的家长群体中有着强大的能量。
爱学习的家长,问:我以前不懂得培养自信心的方法,孩子一定受到了伤害。现在看孩子真的很多问题呢,我家孩子自信心是不是很差呀?!
感觉一下家长心念。家长不自信了……
孩子做不好的事情,尤其是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反复犯错一点都不意外。
一位四岁女孩的妈妈,这么说。
幼儿园要求孩子一周播报一次新闻,锻炼孩子表达能力。
可是我孩子每次帮她整理演讲新闻稿,明明很简单很短小1 、2分钟几行字内容,带她读10遍,让她带着理解脱稿说出来,也不会说。
因为不会认字,所以,她无法阅读,但是带着理解说,完全可以掌握的,特别简单的日常对话交流内容。
如:不挑食的好处,孩子都明白的。可是一进入演讲模式,她就是才说几个字就不记得了,让我觉得带她准备稿子特别焦躁,我有时没控制好会发脾气。
我知道不好,但是无法控制,这该如何引导?一准备就是半小时过去了,累!搞得女儿还是结巴,以至于我特别心累!
半小时演讲练习,对一个四岁小孩这是超负荷的活动,结果还没让妈妈满意。孩子做到了,为什么不是开心的事,妈妈为什么还要"焦躁"?
妈妈可以选择自己的心念:开心、焦躁。
妈妈焦躁、妈妈不自信,等同于对孩子说:你不行。
孩子在"不自信"的孕育模式中,孩子从妈妈的反馈信息中认定"我不行"。那么,孩子做事只会越来越糟糕。
如此孕育环境,孩子长大后,变成了不自信的人,家长愿意这样子吗?
【经验之谈】
幼儿园、小学,甚至是成年前的孩子,自信心可塑空间大着呢!关键是家长,你选择怎样的方法、怎样的行为,让孩子在家庭环境中逐渐地提升自信能量。
也就是说,孩子的自信心状态好与不好,可变性都很大。
问题:家长的心念与行为
自信心变得更好,家长行为能否达到目的、方法对吗?以前没做好怎么办……
家长心念:明天比今天好、未来比现在好,这就是培养方法对路了。
现在的行为得到不满意的结果,没关系,允许家长行为反复调整与完善。任何方式都可以改变,凡事都有三个以上解决方案。
如上述案例播报活动。家长立足完成作业进行单一训练,结果是大家都难受,那么可以换个思路。
"每天半小时训练"这个方法不行,应该停止,必须换另一种方式,启发孩子去体验一个游戏活动。
家长可以启发孩子思考,别的小朋友是怎么玩的呢?电视上叔叔阿姨是怎么做的呢?宝宝觉得怎么样才能更好玩…
学校的任务很能激发孩子的学习热度,利用播报活动,让孩子觉察更多的信息,丰富信息下引导孩子选择自己的表达方式。
从家长改变开始,孩子一定向着理想方向成长与变化。
引领孩子,家长的智慧
把事情做好,可以怎么引领…
例如,启发孩子思考,如果老师问,你会让老师知道什么?如果其他小朋友不知道这些事情,你会怎么告诉他呢?
引导孩子有意识地选择自己的行为。
家长,借机去发现孩子的做事风格。
幼儿园小朋友,觉察个人行为特质,很好的时机。让孩子开心快乐地体验每一项活动,家长尝试着各种方式去满足孩子的好奇心,确保孩子积极做事,这样子一定能发现幼儿园小朋友还是能够把很多事情做得很好。孩子做事家长互动,家长的正确引导孩子收获"我能行"的做事体验。
怎样的方式更能让孩子感觉"我能行"?孩子能够积极参与活动,这就是合适的方法。
尊重孩子的做事风格,不同的风格匹配不一样的教育方法,针对孩子个性特质选择和明确家教方法,未来的家长行为更能体现教育的成效性。
怎么解读孩子的自信心
焦虑的家长,只会引领孩子向着"不自信"方向成长,家长的行为培养了不满意的孩子,这是"咒语",需要改变吗?
立足于幼小孩子,讨论自信心的问题,实际事情:家长自信吗?
自信心好,一定是乐观的家长,一定是懂得发现孩子优点的家长。
孩子成长中优点的反复展示,"我能行"的做事体验感不断增强,结果一定是人生成就感满满的。
自信的家长传递正能量,能够让孩子自信心棒棒的,家长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