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允许城投破产是早就有的条文,就跟允许银行破产一样。无论是城投还是银行,他们的运作主体都是叫**有限责任公司,既然是有限责任公司制的,那当然允许破产。
1、先看央妈旗下的银行历史表现
银行都是央妈旗下的亲儿子,像国内银行的数量大概在4000家左右,你看这么多年下来,有几个银行破产的?90年年代的海南发展银行破产过,以前还有个是河北尚村信用社在2006年申请破产程序,2010年底中国银监会首次批准已停业多年的河北省肃宁县尚村农信社实施破产。再往后就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包商银破产,破产的银行扳着手指头都能数过来。要是把这个破产的概率分摊到年份上,那绝大多数年份都是零破产,整体下来破产几率连万分之一都不到。
哪怕是运气不好,小散户就刚好碰到了像包商银行那样破产的银行,您觉得您放在里面的钱会有损失吗?实际上对普通自然人来说是没有风险的,包商银行破产时,据说是五千万以下的都本息兑付,现实是有几个自然人能在包商银行里面存在超过五千万。银行是央妈旗下的亲儿子可不是白叫的。
2、再看财爸旗下的城投历史表现
说完了,我们再来说财政爸爸旗下的城投,号称各个地方的“第二财政抓手”,实际城投公司就是财政爸爸的亲儿子,亲儿子这个称谓那可不是白叫的,实际上城投大部分都是由XX地方ZF或XX财政局通过注入资本、土地等资产直接控股的平台公司,然后帮助地方筹融资承担地方基础设施建设。
从90年代上海有了第一家城投公司,在过去二十多年的历史中,一直存在有质疑或者唱空城投的声音,但过去二十多年暂时就还没看到过有城投破产的先例,要知道城投数量超过一万家,比银行数量都还多,未来城投也可能会有像银行一样发生破产,但是发生的几率依然会很小,而且纯正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比产业类的或者是普通国企类的破产的几率更低。所以说遇到城投破产的几率估计比遇到银行破产的几率还小,即使万一有那么一天真给遇到了,为了稳定以及ZF的公信力,那个终极风险完全就没必要找小散户自然人去抗,小散户才几个钱,真要发生终极风险,大概率也是让银行去抗,连让非银机构去抗的几率都较小。
3、城投难破产的深层次原因
在我们国内叫作城投债,在欧美地方叫市政债。难破产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城投公司本身存在的价值。
在一个城市发展的前期过程中,地方政府需要融资,需要去建设很多公共基础设施类的项目来筑巢引凤,前期靠城投融资的钱去搞建设,项目的业主方往往又是城投公司负责去招标、工程建好后的验收,基础设施建好后,才会有源源不断的企业、人才跑到城市里面的,然后才有了源源不断增长的税收、卖地收入,这就是过去几十年很多经济较发达城市发展的逻辑。
而城投不仅仅是在城市发展的中前期有用,在一个城市发展的中后期,也会有用,一个城市哪怕是建设的再好再完美,它后期也需要去维护、去管理和运营,城市依然还是离不开城投公司,建设的再好的城市,哪怕是去收个水费、电费、气费、以及城市道路翻修、地下管网道的维护这些事年年都需要去做。所以城投的价值会伴随着一座城市的兴衰长期存在下去。
只不过处在发展阶段前期的城市对资金的饥渴更高,越发达的城区,对资金的饥渴会相对削弱,城投的作用也随之减小。
目前城投很难破产的还有个原因就是,地方政府欠了大量城投公司的钱,因为城投作为建设主体,为地方上建了很多项目,很多项目的工程款就是地方上用应收账款的形式欠给城投的,这个时候您试想一下,如果城投马上破产,那债主些直接就可以通过这些质押的应收账款找上门要地方上还钱,一下子有那么多的应收账款要付,一时间上哪去搞那么多钱去?所以这个时候城投破产,就意味着这些地方马上就要付应付款,如果城投不破产,我每年就还点利息,最多再还点本金就应付过去了,每年地方上需要付的款少很多,再说了,伴随着地方税收和卖地收入的增长,实际上每个地方的债务上限也会可以合理的适当提高,债务限额被提高后,实际上还可以通过滚动发债再融一些钱来继续发展,也就根本不需要还本金,而且债务风险因为控制在债务限额内而会长期可控。
分析到这个地步时,我们基本上就可大致判断未来哪些城投公司"破产"的几率最高,那就是:
地方上的部分平台属性很弱,也不承担社会职能,而且存在感极弱的城投公司。
这类既不能拿来融资,又不能拿来搞建设,还不能在城市维护中发生作用的城投公司,这类僵尸类城投未来“破产”的几率比较高。实际上以前也有这样的平台公司,但他们的命运绝大多数都是通过地方上平台的整合,把这类公司业务和资产全部并到当地实力更强的平台公司里面去了,一般情况下这类城投也没必要搞破产,那会有损地方上的形象。
但是产业类的国企或者普通做实业类的国企就有区别,普通做实业的国企年年亏损的都常见,地方上为了保就业、保生产总值、保稳定,每年还要经常拿财政去补贴这些国企,而不是像城投公司那样,地方上欠城投公司的钱。但地方上也是有容忍限度的啊,您要是年年亏损,我年年补贴你,你都还运作困难的,那种国企还不如按市场化运作,该破产破产,破产后一了百了,反正地方上也不欠这些做实体类国企的钱。
另外,城投还兼有着国资的属性,不仅有本地的国资委和**管着,它还有上一级甚至上上一级的国资委动态监管着,现在城投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并不高,还有资产负债率连50%都不到,城投公司的资产也是属于国有资产,谁敢动不动就把一家城投说破产就破产哦,您把一家正常的城投公司弄破产试试去,不仅有当地的各方面盯着,而且还有更上一级甚至上上级的监管部门层层盯着的啊!别人一问你为啥好好的城投要破产,为什么没能让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在破产时是否存在关联交易?是否存在利益输送?是否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这一系列的负面连锁反应仅是想想都可怕,任何一顶帽子扣在自己头上都不轻啊。
所以城投啊,好死不如赖活着,挺一挺就过来了,虽然日子难过,但日子照样年年过。在去杠杆的大环境下,大家都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说了这么多,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过去二十多年,质疑城投的声音一直存在,但个人依然是坚决地看多城投,跟其它的投资品种比起来,虽然城投也有不完美的地方,但还是香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