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隐喻,不能不把直喻一并谈了。直喻,本体喻体都出现,如“他像狮子一样飞奔”。 隐喻,仅出现喻体,如“狮子飞奔”。直喻是发明
,同时点明本体和喻体,建立新的类似关系。隐喻是发现
。由于隐喻只出现喻体,读者要理解隐喻,需与作者“达成共识”,即读者应事先建立起与作者相同的本体 -喻体连接,见到了喻体,能自然而然联想到本体。运用隐喻,是寻找既能准确表达意思,又能与读者共鸣的喻体,虽不能如直喻般直接建立新的类似关系,却能因发现了被埋没的喻体,而赋予事物新的含义。
直喻表达意思来得直白,隐喻则需要读者自己补全类似关系,表达含蓄,也多了些猜谜的乐趣。但这并不表示隐喻就一定比直喻更高级。比如,类似关系不很明确时,很有必要使用直喻,建立类似,比较以下两句:
细而高的鼻子有点寂寞,但其下面的小巧含苞的美丽的蚂蝗,富有弹性而光滑。
细而高的鼻子有点寂寞,但其下面的小巧含苞的嘴唇,实在像美丽的蚂蝗圈一样,富有弹性而光滑。
若不点明蚂蝗与嘴唇这一少见的独特的类似关系,仅给出喻体“蚂蝗”,读者一定会感到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里又一次出现了情境
这个概念。脱离情境,单单比较直喻与隐喻的优劣是没有意义的。在一个情境中,最能助益于准确表达的修辞,就是最合适的修辞。
这一节还从语言发展的角度谈了隐喻。当思想走在了语言的前面,人们用已有的有限的词语,去表达新的思想和感受。一开始,是直喻,建立新的连接。慢慢的,新建立的类似关系根深蒂固,不再需要直喻点明,成为漂浮在作者和读者脑海中的隐喻。
感到这是一本很深刻的小书。作者并没有被以往修辞学理论的条条框框锁住,而是从语言的本源,语言的运用这个更平常的角度来探索修辞,把修辞的内涵和效用都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修辞不再仅仅是让语言锦上添花的小术,修辞是准确表达的必需品,修辞是思考的一部分。
今天读了张爱玲的《年轻的时候》,也摘一句有隐喻的句子。隐喻不如直喻那么好找,没有“像……一样”这种特征词,而且很多隐喻早已内化成寻常语汇的一部分,容易“视而不见”。嗯,还有就是,找到一些句子,但是不确定是不是隐喻呢。。。
黄昏的天淹润寥廓,年轻人的天是没有边的,年轻人的心飞到远处去。可是人的胆子到底小。世界这么大,他们必得找点网罗牵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