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电影《活着》,哭了几次。电影《活着》由张艺谋导游,葛优饰演福贵,巩俐饰演家珍,全长132分钟。和余华的同名小说原著相比,有许多地方作了改动,电影没有小说沉重了。
电影具像,加上背景音乐,更容易实现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原著小说中,少爷福贵输掉全部家产,气死父亲,租了龙二的土地种田。电影中,福贵拿着龙二给的皮影戏道具出门谋生活,更有戏剧性。
皮影戏是《活着》的一条线索,暗喻人生如戏。当没落的福贵在幕布后唱着出将入相的戏词,他还没有真正理解人生如戏。惨酷的战争,堆积的死尸,才让他真正体会到活着的意义。于是,他历尽千辛万苦回到家里。
人生就是一幕幕悲喜交加的大剧,起起落落中,不变的是亲情和爱。有庆死于大炼钢,凤霞死于大出血。生活虽然艰苦,但是有家珍陪着,有孙子馒头绕着,有凤霞的女婿二喜孝顺着,苦中也有一丝丝的乐。
福贵的人生经历了由富贵到贫贱的大起大落,遭遇过战争、饥荒、动乱,遇到最好的女人家珍。他的儿女是最好的儿女,战友是最好的战友。连那头始终陪着他的牛,也是最好的牛。福贵看开人生,知足了。
小说到最后,只留下福贵一个人了。家珍贫病交加死了,二喜被车夹死,孙子吃炒豆子憋坏死了。福贵把亲人们都安葬到自家的坟里,然后依然认真地活着。他相信亲人们死了会重逢的。他在为亲人们攒故事。
电影《活着》以小团圆的形式结束,替我们留下温暖的念想。相对来说,我更喜欢电影这种表现形式,省去了想象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