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331条辨:“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见厥复利。”
【原文解释】伤寒,先出现四肢厥冷,同时伴有腹泻,而后发热,腹泻会自己停止,这是阴退阳进的表现。见以四肝肢厥冷,往往厥利并见。
如果是太阳伤寒表证的时候,腹冷,全都是恶寒,不会发热,应该是麻黄汤证,恶寒,体痛,脉又是浮紧。
“伤寒先厥”刚开始身体是厥冷的,看起来都是恶寒,“后发热而利者”突然病人出现了发热,而又有下利。这是怎么回事呢?例如病人来一看是伤寒,正在煮麻黄汤,突然病人出现发热,还下利,这个时候,麻黄汤就废掉了,这就是厥阴证。寒热并结。
如果是“发热而利,必自止”这个利就自己会停下来。如果冷又回来的时候,又会出下利。也就是说,厥阴证的时候,冷的时候病人会下利,热的时候,利就停掉了。这就是寒热并见的一种现象。
一般来说,伤寒就是表寒,可是厥阴证的时候,因为病毒已经进入到身体里面,看不到表证的,看不到发热恶寒。所以感冒有症状的,代表免疫系统很好。
伤寒,先厥,厥阴证的病人得到感冒没有症状的,一得到感冒,马上就昏迷过去。后发热而利者,病人又发热回来,发热代表免疫系统强起来了,把病毒排出去,排出去会下利,下利的时候代表病毒跟着大便清出来,肠胃功能恢复的时候利会自止。如果又昏迷过去的时候,代表抵抗力又输了,又会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