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暑期“三下乡”有感
魏欢/文
本文参加#感悟三下乡,青春筑梦行#活动,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表过。七月初,由河南大学党委宣传部外宣小组组成的重点实践团队实地走访了河南大学定点扶贫单位,开封市祥符区曲兴镇双楼村以及开封杞县葛岗镇西空桑村,探寻河南大学精准扶贫的落实情况。作为其中的一员,我也跟随团队走访了一些当地的农家。
我虽然出生在农村,却是在城市长大的。以前也一直认为自己了解农村,但深切体会过才发现,中国是一辆飞速发展的高铁,农村却依然以牛车的速度运行,不是他们不想发展,而是无力自救。我不想讨论任何主义、政策和方法,只想讲一讲我去过的两个家庭的情况,希望能引起一些思考。
两户同样都是姓李的人家,对待生活的态度却天差地别。
第一户一家五口,一位老人、夫妻二人再加一对儿女。丈夫身有残疾、妻子患病。老人无法劳动,因此一家人仅靠种地的收入维持生活,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在驻村扶贫干部的帮助下,现在养着一百多只鸡,希望将来能够通过卖鸡和鸡蛋增加收入。
因为疾病导致的贫穷无可厚非,但根本原因是他们那种疲懒、对生活不存希望的精神状态。一个村干部对男主人说,要不要给你再买几只猪养一养。男主人连连摆手说,不行的,养猪太麻烦,污水没有办法排走,前后左右的邻居都会不高兴的。后来村干部对我们说,很多操作性的问题都可以解决,只是他们不愿意养而已。
最可怕的是,这样的消极生存方式会影响到下一代的人生抉择。他们家的大女儿已经十七岁了,却从来没有出过远门,连县城都没有到过。小学毕业后就一直待在家里,直到现在。书记说我给你介绍到我们学校食堂好不好,一个月一千五,管吃管住,学生放假你也放假。我们学姐觉得不可思议,都21世纪了,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也帮着说学校环境真的很好,学生们都和你差不多大,你去了肯定就不想回家了。姑娘穿着黑色丝袜,蹲在旁边,不说话,呆呆的,只有她妈妈不停说她晕车,她害怕,如果有人和她一起会更好。 后来傍晚艺术学院来村里表演节目,姑娘也过来了,坐在石墩上,看了我一眼,也不打招呼,眼神平静而麻木。
高蝉鸣柳,石榴枣树,看似田园风光无限好的背后是无无尽的深渊、我深深地同情这个只有十七岁的姑娘。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与第一户人家形成鲜明对比的的是第二户人家。一家六口人,我们到时只有爷爷和两个孙女在家,奶奶在村里干活,儿子和儿媳在外面工作。接待我们的是爷爷,八十岁的人看起来只有六十多,十分敞亮大方,言谈举止间透露出对未来的信心。
他带我们看养鸡的屋子,说着夏天养鸡的种种不容易和专家教的方法,“一点也不能缺水,不能让鸡受热。还有这风扇,从早到晚都没停过。”
家长的状态很容易影响孩子的状态,这一家的两个姑娘面对生人都自然大方,虽然有一点点害羞,但是不扭捏。眼神清澈明亮。说到孙女,爷爷很骄傲,“我的孙女学习可好了,都是班级的前五名”。
回程的路上,我们一致认同的是,第二家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
有时候,人在沼泽里是无力自救,就像第一户人家的那位姑娘,她未尝去往更广阔的世界,便以为身边的方寸之即是人生的全部,也就没有跳出现在生活的觉悟。但是这仅仅是她自己的原因吗?好像未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