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众筹上线前一天发的预热稿里写,前五位登上官网并且填写信息加入XIU Family的用户,会得到100元的众筹抵扣券。中奖者当天就产生了,但这件事一直都没做,其实是想等到现在再通知,给他们一个惊喜,也算是一份不成敬意的中秋小礼物。今晚我用客服邮箱给中奖用户写了邮件,定时到明早发送出去。老倪也准备了一封信,我根据他的意思帮着润色了一下,发给了XIU Family里的所有成员,里面有感想、感叹,当然也有感谢。
今天打开Pozible上的众筹页面(我一天不知道要看几回),跟前两天一样,没有动静。但以前都是以“天”为单位的倒计时,第一次变成了“72小时”。时间过得好快。说实话,一个多月下来,到这最后的几天,团队的伙伴也好,哪怕老倪也好,都有些疲乏了。众筹的结果,大概不会有什么突飞猛进的奇迹。但稍作休整,接下来的新一轮线上预售和线下体验点建设,就又是一段新的、令人期待的冒险。
所谓的冒险,在我的理解,就是去尝试一些改变,比如视角或者分工。“XIU·在北京”的活动,当初记录下来以后,所有的素材都复制到了我的移动硬盘里。结果回上海以后百事缠身,竟把这茬给忘了,直到东方把上海站的片子做出来才想起。下午请何聪聪在两个硬盘之间倒腾好再叫快递,结果还是没赶上今天发件的趟。东方正忙着做跟Skype联合活动的总结篇,还在督促着把三个家庭的对应片子做好,周末又要回老家。明天发出,等东西后天寄到再开工,时间上不允许。所以唯一的选项变成:我硬着头皮自己动手。在这方面,我当过编剧和制片人,但认真地剪辑一个片子是头一回(以前只做过一些乱七八糟自娱自乐的东西),更何况没有剧本,用的都是别人拍的素材,要靠自己重新组织一个结构出来。我想象了一下,觉得虽然不易,但也并非完全在能力之外,于是就定下了这么办。
傍晚在PXW君处谈完事情,正碰着下班时分。人多挤不上电梯,就从26楼往下走。走到13楼时突然有个好主意,又爬回26楼跟他说,说完再走下去。高峰期打不着车,索性直接走回去。到家又热又累,但时间不等人,立马开始准备做片子,用傻瓜级入门软件iMovie来剪。好在以前看周全和东方做过,先把所有的素材从头到尾过了一遍,记录下每条素材的大致内容和长度(我的目标是全片1分30秒左右)。记得我中学时常看《科幻世界》,里面有一种征文形式是编辑给出十几个关键词,投稿文章中必须用到这些词汇才算合格。做这一个小短片,对我而言其实情形类似,有许多内容要重点展示,但是又不能太多。另一个问题是,由于是手持拍摄,许多镜头都有点抖。软件的去抖动功能开得多了,画面又会发生奇怪的扭曲。我用的是MacBook Air,不适合这种包含大量运算的任务,热得发烫。一直搞到半夜,才算是大功告成。
很好。用网络用语来说,新技能get!
(每日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