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与爱人聊天,说是很焦虑,问起由来,又没能说出个所以然。我给出了方法,让读读书,爱人说没时间,不想读;我说那就写点东西记录下来,爱人说不想写。我想爱人在家里大抵是无聊,没人陪着说说话,没有什么共同话题,所以就鼓励出来走走,或者约着以前的同学朋友在家里或者出来坐一坐,对象说这些事情自己应付不来。我最后说了句,这不是焦虑,而是缺少生活的乐趣,没能发现生活里的美好,不会来事,所以人长时间不去交流,不去在自己所在的圈子里建立新的沟通方式,都是自己熟悉的亲人,人的思维不运动了,停滞了思考,或者胡思乱想导致的。
人要想保持好的状态,必须不停地学习,创造,因为只有不断地去接收新的东西,才能在一个阶段能够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对自己思维进行更替,熟悉的,不熟悉的进行交换,慢慢的那些东西会成长为自己内化的力量,成长为自己发现美的视角,会激发起生活的激情与不断寻找乐趣的欲望。
就像是我读过很多书,很多无用的书,那些没用的教材,与我的升学,求职似乎全无关系。可是多年后,我总是想起一生落魄的尼采,死后却如灯长明;总是不经意间想起书里集结着人类最璀璨智慧的句子,不知他们曾多少次治愈我孤独要强的内心。
为什么有人从城市回到老家,总是能够聚集起来很多人,总是家里不停地有客人来往,有人给送菜,有人请吃饭,有人来拉家常,这并不是这个人混的多么的好,而是这个人会来事,这样的人一生都不缺朋友,大家愿意和他交往,这样的人也能够受到大家的欢迎。他可能会因此付出点什么,可能会因此花费一些时间。但是,这样的生活状态,让人觉得人生有意义。
而有的人回到老家,从不出门串门,也不和人交流,甚至于出门看到乡村里的人,都不知道如何打交道,大家甚至都不知道这个人,这些年都做了什么,都快遗忘的人了,深居浅出,这样的状态,我不是说有多么不好,而是生活的意义是什么,生活的状态,怎么可以弄成这样子,那些从小长大的朋友,那些看着我们长大的长辈,我们都亲近不来。难道因为我们进城了,知识和文化成为我们沟通的障碍了,让大家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生活的乐趣,需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需要我们在年轻的时候能够在自己身边形成磁场。我们要作为发起人,要动议去做一件事情,要主持去做一件事情,去调动身边的资源,来让这些人来共同参与这个事情,然后看我们是配合还是主打,来推动这些小的安排,或者小的聚会;而不是你不联系我,我不联系你,你不与我沟通,我即不与你来往。
小孩子常常在家里待不住,因为他们不会读书,有时候也不太愿意一直看电视,家里他太熟悉了,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所以他会无聊,想出去玩,他想出去看看外面新的东西,或者年龄相仿的孩子一起交流,一起交换玩具。孩子也在寻找每天的乐趣。作为成人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呢,我们需要自己去折腾,去安排,去提议,要不也会有那种百无聊赖的感觉。正如,是有趣的人去造就丰盛的生活,而不能依赖生活来造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