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到副标题之前,还以为是属于职业生涯规划范畴,讲述如何提高个人竞争力的,了解概意后,有一丝疑惑,稀缺这词,是不是翻译错啦?怎么感觉和副标题扯不上边儿?
继续往下读,会发现这是一本融汇了社会心理学及经济学通识的著作,主旨即任何资源都是有限的,社会人如何通过自己的能动选择,利用资源,让自己实现社会价值最大化。换言之,稀缺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我们要尽量避免它。
那么问题来了:究竟什么是稀缺?稀缺真的是百害无一利吗?稀缺的形成因素是什么?应对稀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有哪些?
A.什么是稀缺
字面解读,稀有及缺乏。作者本书的论证围绕时间与金钱两方面展开,也即是这两类重要资源的匮乏,为个人生活带来的种种影响。
B.稀缺的影响
颇有点先扬后抑的感觉,开篇章节便说到,稀缺会带来专注红利及高效生产力。这一点在时间范畴上体现的尤为明显。比如我上个月的工作,项目结束,原本留了两周的结项报告在Deadline凌晨三点才完成,结果是当晚灵感如泉涌,超标准的完成了项目总结梳理及PPT的展示和制作,获得了他人的一致好评。
但是带来的后果是什么?身体和心灵的疲累,后面两周都没怎么缓过神来。本该同期完成的另一个项目筹备,也抛之脑后。作者也顺意说到,专注红利的必然附属,是管窥心态:只能看到眼下的紧急事件,无法再顾及其他。最终而言,这是一个负向循环。
C.稀缺的形成因素是什么
书中列举了大量是实验数据论证了稀缺的存在及产生的负面影响,但具体的成因,我想作者也还在思索当中,有个隐含论点在于,稀缺陷阱存在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几乎每一个人都曾经被它所影响。究其原因,从心理学角度上来说,称之为带宽负担。这个比喻很贴切:每个人就是一台电脑,我们大脑心智就像CPU,都有其承载上限。当我们感受到稀缺,也就是带宽不足,需要重启或者冷静处理。(稀缺的本质是没有余闲,是环境造成的而非个人选择。)
D.如何应对稀缺
从本质上来看,我们需要提高带宽,或者说,适应带宽。在富余时刻处理重要而非紧急事项,这样才能带来正向循环。私以为,要培养自己的大局观和前瞻眼光。
更深一层的行动指南,从培养习惯开始做起。万事万物都有其共通性和可学习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