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李安的经典之作《饮食男女》开场,有一场经典的烹饪戏。老戏骨郎雄花白着头发,照例忙碌而有序的准备着一家人星期天的晚餐。刀具靠墙一排整齐陈列的厨房里,默默无闻的身影颇显寂寥,手下一气呵成的刀工却自成骄傲,近景镜头下的鱼肉生鲜散发着鲜亮的光泽,无限诱惑人的味蕾,锅里滋滋作响的热油,下锅时刺啦一声油淋鱼身的畅快,香味透过屏幕渗透过来。砧板上有乱爬逃命的牛蛙,待宰的肥鸭仓皇的扑棱着翅膀,剁陷时咚咚咚咚的节奏声,动静相称,都无声的传达着父亲年岁老去的寂寞和儿女不知所措的慌乱。
据说这个镜头经常被用来作为厨师学校的教程,不知真假,但它确为整部电影的亮点之一。中国人爱吃,擅吃,每日里有三分之一的时间与厨房脱不了关系。只是有的人吃仅为饱餐果腹,不问菜质,狼吞虎咽斯文扫地;有的人吃是为叙情,在饭桌上一家絮叨,围炉夜话,以亲情聊慰辛劳;有的人吃只为来往关系,酒桌上你来我往觥筹交错,醉态百样生计艰难。还有一种人,却是吃的雅俗共赏,既满足了捕猎天下美食的口欲,又吃出了满腹诗书的文人雅趣,古史今闻,更旁敲侧击的点评着饮食如人,众生百相。
近日浅读《雅舍谈吃》一书,作者梁实秋。原本仅为读些轻松快意的文字,感受笔墨间的酸甜苦辣美味佳肴。一书读完,却读出些美食口欲以外的意味来,寥寥数字,留存日后念想。
梁实秋爱吃,家境优渥,他从小遍吃老北京城里的大小食肆。信远斋的酸梅汤垂涎三尺,玉华台的汤包汤汁四溅,正阳楼的烤羊肉鲜香浓郁,便宜坊的烤鸭肥嫩多汁,东兴楼的爆双脆韧中带脆,砂锅居的白切肉口味清淡,这都是有名的菜馆,无论是山东帮还是淮扬帮,各自偏安一隅自成一家,以各式拿手好菜待客,虽厨房临街,便利“口儿厨子”站在外面学两手儿,却不怕人学,因为很难学到家。
无名的各样小吃也为先生所爱,家常自制的核桃酪费时费力却细腻爽滑,走街串巷的豆汁儿臭不可闻却口味浓郁,冬日里满巷飘香的糖炒栗子甜人心脾,家常里的一碗菜粥也清淡宜人滋补脾胃,哪怕就是简单的老北京的烧饼油条,也深深镌刻在先生的记忆里,辗转成半个多世纪芊绵不断的乡思故愁。
简单朴实的文字里,中西南北各异的各样吃食娓娓道来,颜色性状,来源追溯、多样做法、各味口感。。。先生不做虚张声势的华丽铺陈,仅为就食论食,一菜一篇,名菜小点地位相同,从未有厚此薄彼的区别对待,或自我点评,或取笑友亲,笑骂由己,令人读来忍俊不禁意趣盎然。
梁实秋擅吃。吃不仅为一饱饕餮口欲,更为那一味文人雅趣。一客吃食上桌,眼观色,垂涎欲滴,鼻闻香,鲜香诱人,口尝味,千滋百味,然人有七情六欲,眼耳口鼻四感,剩下耳朵做什么呢?
曾经火爆全球的韩剧《大长今》里,韩尚宫娘娘历经艰险升任最高尚宫后,呈上御膳给皇帝,皇帝品尝美食,却忆起过往的郑尚宫娘娘,因她会在皇帝进膳时为他讲解各味菜肴的有趣故事,令他开心进食。美食易得,因只在烹饪技术层面,天下之大,擅烹饪者比比皆是,然美味难得,即不仅色香味满足眼口鼻的生理观感,还有内在的文化底蕴支撑起食物令人心旷神怡的心理享受。梁实秋擅吃,即吃的人文雅趣十足。
全书分四辑,第一、二辑记录各样中式美食,一食一篇。第三辑记录异国美食,言简意赅。最后一辑简谈食客感想和饮膳正要。全书引经据典,底蕴深厚,更摘录身边友人趣事,读来或是莞尔一笑,或是捧腹不止。
开篇一味《西施舌》即以郁达夫点评清初周亮工宦游闽 《闽小记》的文字引入,又以清张焘的《津门杂记》辅证,短短不足四百字的小文,却多方考证引经据典,纸上食味,心中观史。
清梁晋竹《两般秋雨庵随笔》见证了西湖醋溜鱼的清淡之致;《北平风俗杂咏》严辰《忆京都词》十一首对北平烤鸭情见乎词;沈括《梦溪笔谈》里记载了有关炝青蛤的饔人笑话;苏东坡《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诗:“似闻江鰩斫玉柱,更喜河豚烹腹腴”有注:予尝谓,荔枝厚味高格两绝,果中无比,唯江瑶柱河豚鱼近之耳。看这位老饕,吃一看二眼观三,有荔枝吃,还想到江瑶柱与河豚鱼。
诗词笔记,信手拈来,有为解析食材历史渊源,追根溯源,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探索到陆游的《老学庵笔记》;有为佐证食味今昔之别,心生惋惜,从《两般秋雨庵随笔》验证到《同治都们略记》;有为增添饮食乐趣,谈笑风生,从沈括的《梦溪笔谈》趣谈到洪应明的《菜根谭》。连好友徐志摩为没吃到桂花煮栗子写了一首诗《这年头活着不易》,也被用来引证,令人忍俊不禁。
虽是一本美食评荐的散文集,更是一本通古论今横贯东西的美食典录汇。我时常在先生浅淡平常的文字里,感慨着他渊博的学识和深厚的积累,不是单纯的满足口腹之欲,而吃的有情境有雅趣有品位,可谓鱼与熊掌兼得。
梁实秋会吃。他虽爱吃,也不是奇珍异味都要囊括腹中。一味熊掌,吃在嘴里又软又粘又烂又腻,味虽不恶,只是触觉方面并不愉快,以至于难以下咽。由此引申至食味八珍。他以为,上天虽然待人不薄,口腹之欲究竟有个限度,天下之口有同嗜,真正的美食不过是一般色香味的享受,不必邪魔外道的去搜求珍异。
或许世人常论美食,意指山珍海味,然人间有味是清欢,鸡鸭鱼肉自是正味,青菜豆腐亦有其香,何必龙肝凤髓方得快意。就先生而言,儿时记忆里母亲做的一碗外酥里嫩的炸肉丸即是美味无比回味无穷,就我们而言,劳累一天奔波到家一碗热气腾腾的排骨藕汤即能消解一身的风尘疲倦。美食美味,既在身外,又在心内,即饱餐味蕾,又安抚心意。
穿牖而来,夏日清风冬日日,卷帘相见,前山明月后山山。一盏淡酒,东篱微醺不论人间旧事,半杯清茶,柴芦半暖笑说家长里短。一本《雅舍谈吃》,谈的是酸甜苦辣的吃食,叙的是可叹可笑的故事,论的是考证确实史话,述的是文人雅客绵绵不断的故情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