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万物皆洁齐清明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又是一年清明节,隔着一个维度的思念又一次的袭来,心里依然有悲,眼里仍然有泪。

清明节这天,任凭思念成疾泪水暗流;清明节后春光灿烂,天色明朗起来,也会让人的心明亮。情绪错乱复杂,无可言语表达,困顿在这种情绪里,无欲拔出。

烟雨纷纷时节,不管城市或是乡间,不管是宽坦的马路或是泥泞的羊肠小道上,都有那些去祭奠的人们。

追思先人,素衣一袭梨花带雨,能去祭奠先人的人们,在一种仪式里放任思念成河,然后收拾好心情又融入进生活的烟火里,而那些无法前去祭奠的人们,何时能将思念滂尽,是一个未知数?我也是无法前去的那个人,隔着维度的思念何时了?但依然要更好的去生活,让那个维度的人放心,我们生活得很好……

杨柳依依,堂前明亮燕子归来春已渐深。走在雨巷里,长长的不想有尽头,就这样走下去,把脚底磨破,万千思绪仿佛就流在这血水里,有了清醒的回望,那颗漂芜的心又回到了尘世凡间。让我们更幸福的去生活吧,这无限的春光,这绚丽多彩的风景,还有留恋着的千千万万个美好的清欢,人间值得。

忆起的往事如烟,在光阴的褶皱上拧结成团,倘若往事煮酒可能要醉得不省人事了。清明过后,我只念及那些温暖的旧人旧事,便也让心充实了美好,让我充满勇气去追逐我的梦。

但清明这天只任凭思绪满怀,就让思念泛滥开来,成河成海。

经年累月年华易老,光阴似箭惆怅若失。

人的一生,终究有多少次相遇?又有多少次的别离?无可而知,唯愿各自珍重。

人生,本就无法圆满,一半得到,一半失去;一半遇见,一半别离。

走过生命的千山万水,心中仍留慈悲才活得通透适宜。

在中国人的节日里,或许没有哪一个节日,像清明节这般让人具有多重情感。这种情绪里,更多的是对故人的思念,也有对“万物自此,清洁明净”的期盼。

学者于丹说:“清明节时分,往往是洗心之时。清生命之理,明死亡之惑。

没有一种节日如清明一样,把生与死这两大人生主题,如此和谐地统一起来。

回望归途,是以感恩之心寻根敬祖;翘首前路,是以满腔欢喜奔赴希望。”

清明,天清新明朗。随处望去,都是柳绿花红,随风摇曳。在人们的心里更像播了一粒种子,在心里苏醒发芽,在心里也有个春夏秋冬的轮回,不会悲伤只会从容地面对茂盛和褐黄。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寻一日清和时分,去踏青、去游历、去感受春风春光春山春水,感受无尽的明净和谐,激发起生活的勇气。

清明除了缅怀,也适合寻春、踏青、赏花、放风筝,在长长的道路上迎风奔跑。充满活力的身心,是生命的清明,让那些混沌的负面能量都随春风散去,用一颗萌新的心感受自然的美好。

又是一年清明节,在最美的四月天里安然度日,心里有爱,眼里有清欢,行走在春天的路上,脚步也变得愈加轻盈自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清明节为我们国家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可为什么叫“清明”呢?据《岁时百问》中记载:“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
    晓楠老师阅读 3,921评论 0 0
  • 一说清明,不管大人小孩都会想起被我们铭刻在心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
    紫贝0可儿阅读 4,457评论 1 1
  • 编者按: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
    张毛丽阅读 3,693评论 1 1
  •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自然观、生命观、宇宙观、哲学观的显现,也是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的体现。——— 作家冯骥才 ...
    陈龙longc阅读 4,733评论 11 13
  • 1.清明祝福语短信 春天的江水格外清,春天的日月格外明;路边的空气格外清,路边的风景格外明;一年一度好清明。愿你和...
    黑豆技术阅读 1,84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