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县心理咨询协会郭亚婵坚持分享第958天:
昨日协会读书会,学习《道德经》第十六章,对于道德经,大家都认为熟读能很好修养身心,但由于是古文,除了有些字生僻不常见而外,还有一些多音字,所以光完全准确地读下来都很有挑战性,更别说理解还能够讲说出来了。所以昨天我们没有要求大家分享自己的理解和领悟而是每个人读一遍,自己慢慢体悟,很奇怪,即使我们囫囵多读几遍,都似乎心里有点感觉,似懂非懂的样子,好像懂了但要述说出来却很难,这可能就是《道德经》能够长久传承下来的神秘而又神奇的地方吧!
还有我们学习了《非暴力沟通》实践版的第一章,其中主要讲了非暴力沟通的五点基本要求,今天我只想提第一条,就是:表达自己的需要。其实现在生活中,我们就表达自己的真实需要,基本上都很难完全做到,这也就酿成了生活中许多频繁发生的矛盾冲突。表达自己的需要乍一看很简单,有什么可学习的呢?可实际做起来并不简单,因为我们长久以来一直喜欢说出评论或情绪,而不太会表达自己真实的需求。比如孩子一次考试没有考好,我们很容易带着情绪说:你平时不好好学习,现在就考那么一点成绩,令我很失望,将来……。孩子没有考到好的成绩,会使我们联想到以后是否能够上更好的中学大学甚至能否有好的工作,能否过上好日子……等等等等,孩子就一次不够满意的成绩,就可能引起我们无限的不好的联想,并且把一次不满意延伸到未知的以后,而且全是不好的,以至于我们因为担心孩子的将来是否会幸福而产生生气甚至愤怒的情绪,训斥或者责备孩子,为什么不好好学习,为什么不听家长和老师的话等等,然后列举孩子的一系列罪过,于是一次不够满意的成绩,可能就会引起一场亲子矛盾。本来一件不愉快的事情变成了两件甚至几件不好的事情,使我们的生活平添几多烦恼。大家仔细想想,我们是不是经常会有如此的无效行为。其实可能我们真实的需要就是,希望孩子能够好好学习,为他们自己的美好将来打好基础而已,如此简单的需要就因为一次不满意的成绩让我们产生更多负面遐想并被无限的放大,加之操作不当而产生更多不好事情,然后把本来平常的日子过得一地鸡毛。
要想过好平淡的生活,也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学习更好的行为方式。想要好的生活,从改变行为开始,想要改变不恰当行为,先从表达自己的需要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