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溪的学习还是不得不说,权当以后回想此时的一些片段了吧。
昨天晚上吧,辅导小溪做数学作业(语文作业还好),碰到的题目都是之前讲过的,而且是讲过多遍的题目,再次计算时小溪还是展现了云里雾里不知所踪的状态,类似的题目有“()()5、7、9”,她出现只记得可能老师无意中要求的两数之间划圆弧,而不知划圆弧的目的是什么,问她,她只说是老师要求的,必须如此,即便答案算错圆弧也是必须要划执拗的一面,现在想来根本不知道其意义,硬做、逼迫做。还有就是元角分的换算不够灵活,变通不足,在两者比较大小时,需要进行单位统一的换算才能比较。还有树长高问题比较大小时计算的步骤,还有列式计算时因为字迹不清导致计算错误问题,还有遗漏答题问题,还有无论如何强调就是不认真问题,还开始有了较明显的抵触心理...
没想到啰哩啰嗦一股脑说了这么多,其实还有,只是随着想到,气血好像是就有些起来了,就不敢继续了。
今天白天得空的时候也因此烦恼过,想着最近如何就演变成这样的一种学习状态:不论大人还是小孩,想到作业都展现了发愁的心态。王溪是因为作业多,难懂,而且几次考试成绩不如她意造成的心理捶打(其实考的大多是90分往上,印象中只有一次是得了87分,而今天的考试成绩也是97分,我说的是数学试卷,想想啊,才一年级,怎么就整天就进行考试了呢...啊,这世道也算愈下了),大人是因为想到要辅导功课而丢失的娱乐玩耍或者自我学习的时间而不高兴。
今天临近下班的时候吧,实在不想受此番情绪的影响,就想到了“逼自己一把”,孩子小,作业重(作业比起其他小学额外多,这个额外其实应该换成超)情绪难以把控,而我经历这么多(假装经历很多啊),怎么还跟孩子一样闹情绪,这就推出了“逼自己一把”。
如何逼自己一把?其实也不敢想很深(我知道会随着后面学习的深入又会展开,行吧,那到时候再说好了),于是就先自我约定好,辅导功课的时候就不要生气。
于是门上的纸张又多了一个,上面书写三行“不生气”。希望做到。
要说的事还有很多,但今天就这样吧,我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