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解放父母 解放孩子》|6.重视孩子的情绪,更不能忽略自己的感受


1.真正的情绪转换大师是孩子自己。

孩子天生就能从沮丧迅速变得高兴。这是成年人丧失已久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力量往往超出成人的想象。孩子没有我们那么多限制。

好心情的价值不仅能促成合作,还有更大的益处,人心情好的时候常常会遇到好事情,无论年龄如何,愉快的心境会让人更开朗,更有责任感,甚至更有创意,有时似乎不可能的事情也会变为可能,人们会释放出爱的力量,让整个家庭都深受感染。

坏心情能够传染,了解孩子的负面情绪是多么容易影响自己,比如孩子急躁不安,我也会变得急躁不安。

2.父母应该尊重自己的限度。

我们需要接受自己的感觉,虽然我们不总是清楚自己的感觉。但是,需要知道,坦白自己的糟糕感觉其实是一种释放。我们也需要独立于孩子之外的生活。

为人父母的首要职责应该是:对自己负责。

我们可以表现的比自己感觉的更和蔼,但不要过度。

任何承担重大责任的人都不能忽视自己的真实感觉。比如一位外科医生总不能屈服于压力,非要做所谓的“好人”,每天多做几个手术,那这样对病人可不安全。

当父母的,每次牵扯到孩子时,总是会忘记自己的感觉,总是会为自己的心意扮演不喜欢的角色。

但抚养孩子应该是自然、同步、快乐的体验。一个人必须学习如何放松放松的父母才能培养出放松的孩子。我们唯一需要做的是“更上一层楼”,更灵活、更有想象力、更理解人、更兴趣、更有智慧。

吉诺特博士经常说,“父母总会有不必要的负罪感。”但我们完全有必要将我们真实的感觉告诉孩子。并给他一个机会,让他学会考虑到别人的需要。

3.真挚的对待我们的孩子。

完全坦白自己的糟糕感受其实是一种释放。我们会意识到其实最坏的情况不会持续太久,感觉很糟,不代表你做的很糟。

孩子往往破坏我们生活的平衡,他们会提出各种要求,而且立刻需要答复,比如妈妈,我们可以养狗吗?等等,我们不是能够马上给出回答。的答案,当我们静下心来弄清自己的感觉时,常常会发现事情不像我们想的那样棘手,可以发现新的可能性。

当然在思考解决方案时,要注意到还会发生什么事,我们给孩子的答复可以引起完全不同的效果。不要再愤怒地说“是的”,我们要和蔼的说。甚至说“不”的时候,也要简单而发自内心,里面包含对孩子感觉的真正尊重。

我们还需要尊重自己,不要将自己跟别的母亲做比较。因为这种问题只会让人困惑,他预先假定我们就应该和别人一样,但是我们并不这样,我们不是别人,我们是我们自己,你是你。我们的感觉是真切的。

我们每个人的感觉都非常不同,不仅是在对待学校和家庭问题上,对每件事都这样。比如甲的母亲喜欢和孩子一起烤蛋糕,而乙的母亲可能连孩子走进厨房都无法忍受。我们都具备一定的能力和限度。“成熟”的一部分,就是和我们性格的限度交朋友。

孩子们需要得到真挚的答复,如果我们言行不一致,就会给他们带来不好的影响。

当出现紧张情况时,我们最好问自己,“谁是问题所在?”如果问题出现在孩子身上,让孩子畅所欲言。如果出现在父母身上,让父母说出来。说出自己的情况和感觉,不要埋怨和指责。关键词是“我”。

父母的首要职责是: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感觉、需要甚至对自己的限度负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