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不得不说,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通过堆时间来学习,目前仍然是不少学校的主流教学方式之一。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学习能力暂时比较弱的孩子,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应付作业上了,几乎没有时间去思考自己的梦想是什么。
孩子没有梦想,就找不到学习的意义,一切的努力,仿佛都是在为别人而学。
很多家长也很无奈,那又能怎么办?
家长离开学校那么久了,很多学科知识都还给老师了,有时看到孩子遇到难题,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想帮也帮不上忙,心里那是急的呀······
其实,如果孩子学会了情绪赋能的方法,先调节好情绪,再做作业,哪怕还是用原来的方法,效率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你自己想一下,你心情好的时候,做同一件事情,即使是用同样的方法,效率是不是会比你心情不好的时候要高?
这已经是常识了。
那调节情绪会很难吗?
难者不会,会者不难!
很多学会了情绪赋能方法的孩子,一般只需要1分钟左右,就把情绪调节到最有利学习的状态了,更快的只需要半分钟。
如果你练到像我那么熟练,大部分时候,只需要3秒钟就调节好了。
真那么神奇吗?
你体验过不就知道咯?
②
如果你孩子已经补课补了很久,但都没有什么效果,这里有一个不花钱的提分方法。
这个方法分3步走:
第1步:一字不落地精读课本
第2步:一字不错地抄写例题
第3步:做好课本配套练习题
好多家长以为孩子不上课,没有老师带,就学不会这些学科知识,这绝对是巨大的误区。
要知道,自学,才是伴随一个人终身的最好学习模式。
所有考试涉及到的基础概念、定理、公式等知识,都在课本里,只要孩子语文阅读理解过关,自己读课本,就能弄懂大部分的知识点。
然后再抄例题,就等于在学习规范的解题步骤。
如果你孩子在考试时,他的解题步骤就跟课本例题的一样规范,评卷老师还有什么理由扣分呢?
有了前面这两步,再去做课本配套的练习题,你孩子就会发现,原来不会做的题,这时候会做得又快又好。
为什么?
因为基础打扎实了,做对题那不是很自然的事情吗?
如果基础还没打扎实,就能又快又好做对题,那才是怪事。
方法那么简单,为什么很多孩子都不去做呢?
两个原因:
1. 认知不到位:家长和孩子都不知道还有这样简单又高效的学习方法,所以就不会去做。
2. 情绪没调好:情绪是影响一个人学习效果的最核心因素之一,所以情绪不对,就算知道了好方法,也还是学不都不想。
看完这条朋友圈,你已经解决了认知的问题,已经知道了这样的方法,那就赶紧引导孩子行动吧
如果你发现孩子还存在情绪没调好的问题,也不知道怎么解决,那就考虑报名学习情绪赋能的方法。
③
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你知道你为什么那么焦虑吗?
有一个方法,我跟很多家长分享过,凡是听了就去做的,焦虑感当天就能减少一半。
是什么方法呢?
注意力转移法!
人之所以焦虑,就是注意力过多地放在了困难上,而忽略了初始的目标是什么。
比如,你希望孩子成绩好,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但如果你每天做的事情,是都盯着孩子问题不放,不断地训斥孩子太懒了、又不做作业了、老玩手机了,你孩子的这些问题就会不断被放大。
所以,你就觉得想让孩子好好学习,太困难了,而且这些困难还越来越多,越来越麻烦。
如果你换个角度来想,不再盯着孩子的问题,而是每天都琢磨这个目标:“我孩子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之后,他的日常行为会是什么样子的?”
那你的大脑就像一个灵感发电机,不断地去收集那些关于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和案例,然后不断地鼓励你孩子去实践,即使孩子有时做得还不够好,你更多的不是批评,而是给出建议和鼓励。
你看,你把注意力放在困难上,困难会被放大,你把注意力放在目标上,目标也会被放大。
这就是大脑的神奇之处!
所以,如果你不想自己再为孩子的学习感到那么焦虑,现在就找一张纸,把你想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列一份清单出来。
然后你看着这份清单,想像若干年后,你孩子身上绽放出一系列优点的光芒,你再对比之前的焦虑感,是不是就觉得减轻很多了?
然后你再对照着清单,一项一项地去找方法(觉得自己不好找的话,就向有经验的朋友或老师请教),一项一项地鼓励孩子去落实,理想和现实最终也会达成一致的。
好了,方法我说完了,学以致用,马上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