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百年企业是每一位创业者和企业家的梦想。然而,在现实商业中,能真正成为基业长青的百年老店屈指可数,更多的企业更像是夜空中的流星,在短暂辉煌之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比如:根德、AEG、柯达、健力宝、秦池、爱多、三株口服液等著名企业。
从企业发展的历程来看,大致会经历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这既是企业的生命周期,更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正如管理学大师查尔斯•汉迪在《空雨衣》中提到的成功悖论,“为什么让我们过去获得成功的方法和路径,不但不能保证我们继续成功,甚至可能导致失败?”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应搞清楚成功悖论如何而来?
企业的生命周期犹如一条平躺的S型曲线(见图1),初期发展阶段处于弱势地位,随着发展壮大逐渐变强到达顶峰,最终盛极而衰。S曲线代表着一种发展规律,无论是产品生命周期还是任何生命历程,都将服从于这一规律。所以,任何公司都必将由盛转衰,直至消亡,根本就不存在基业长青的公司,成功悖论也由此而来。
但是,现实商业世界中也确实存在少数基业长青的企业,比方通用电气、沃尔玛、迪士尼、六必居、张小泉、同仁堂、王老吉、陈李济等,
它们又为什么能穿越企业生命周期、破除成功悖论?
查尔斯•汉迪认为,关键在于引入了第二条S曲线(见图2)。当第一条向上的曲线在快到达顶点,却还没有进入下降趋势时,就得离开原先这条曲线,重新开启一条新的趋势向上的S曲线。通过两条曲线的衔接过渡,企业就能摆脱单一生命周期的限制,实现可持续增长和发展。请注意,当第一条曲线仍处于上升阶段时,就必须开启第二条曲线。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企业将在两条曲线上同时运行。因为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用第一条曲线获得的收益,去弥补引入第二条曲线初期需要付出的超额成本。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大多数企业并未开启第二条S曲线。
为什么?
原因在于,当企业正处于上升期或繁荣期时,无论基于对市场环境、竞争对手等外部环境的判断,还是对企业内部管理、人的情感等内在认知,都会很少主动去开辟新的业务项目和发展方向,通常会等到企业走下坡路时,决策层才会被迫去思考新的发展方向。
其实,S曲线所反映出的生命周期是不可避免且必然发生的事情。企业只有通过不断引入第二条、第三条……S曲线,才有机会跨越一个又一个的生命周期,实现基业长青、永续经营。
试想,在人一生的职业生涯中,是不是也遵循着同样的规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