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对中国最著名好基友, 谁能问鼎第一典范呢

伯夷叔齐

话说,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立叔齐为君,等到父亲死后,叔齐又让位给长兄伯夷(古代以立长为传统)。伯夷说:“这是父亲的意愿。”于是就逃开了。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而逃避了。国中的人就只好立他们的另一个兄弟。

历史上,为争夺帝位多少兄弟、父子相残,史书上比比皆是。难得这兄弟俩如此具有让贤之心、慨然大度,真是再也找不出第二例了。

他们二位也被后世赞为“贤人”。

伯牙子期——高山流水

伯牙是个琴师,善弹琴;钟子期是个樵夫,善听琴。

传说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并说出琴曲表达的旨意。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就是伯牙每次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从琴声中领会到伯牙所想。

又有一次,他们两人一起去泰山的北面游玩,游兴正浓的时候,突然天空下起了暴雨,于是他们来到一块大岩石下面避雨。伯牙心情郁闷,于是就拿出随身携带的琴弹起来。琴曲起初表现的是雨落山涧的情景,接着模拟山流暴涨和岩土崩塌之音。每次弹的时候,钟子期都能听出琴声中所表达的含义。伯牙于是放下琴感叹道:“善哉,善哉,阁下能听出曲中志趣,君所思即是我所思啊,我哪里能隐藏的了我的音声呢?”

他们也堪称真正的知己了。“知音”一词便是由此而来。

伯牙与子期成为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

管鲍之交

管仲青年时经常与鲍叔牙交往,鲍叔知道他有贤才。管仲家境贫困,常常占用鲍叔的一部分财产,鲍叔却一直待他很好,不因这而生怨言。后来鲍叔服侍齐国的公子小白,管仲服侍公子纠。到了小白立为桓公的时候,公子纠被杀死,管仲也被囚禁。鲍叔就向桓公保荐管仲。管仲被录用以后,在齐国掌理政事,齐桓公因此而称霸,多次召集诸侯会盟,匡正天下,都是管仲的谋略。正是鲍叔牙的举荐,成就了管仲相齐、助齐桓公称霸的美名。

管仲说:“当初我贫困的时候,曾经同鲍叔一道做买卖,分财利往往自己多得,而鲍叔不将我看成贪婪的人,他知道我贫穷。我曾经替鲍叔出谋办事,结果事情给弄得更加处境恶劣,而鲍叔不认为我是愚笨的人,他知道时机有利和不利。我曾经多次做官又多次被国君斥退,鲍叔不拿我当无能之人看待,他知道我没遇上好时运。我曾经多次打仗多次退却,鲍叔不认为我是胆小鬼,他知道我家中还有老母。公子纠争王位失败之后,我的同事召忽为此自杀,而我被关在深牢中忍辱苟活,鲍叔不认为我无耻,他知道我不会为失小节而羞,却为功名不曾显耀于天下而耻。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啊!”鲍叔荐举了管仲之后,甘心位居管仲之下。他的子孙世世代代在齐国享有俸禄,得到封地的有十几代,多数是著名的大夫。因此,天下的人不称赞管仲的才干,反而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

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的友情,成为中国代代流传的佳话。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历史上的“好基友”并不少,有的能共患难,有的能同富贵,有的弄死你没商量。然而,像管鲍这样阅历丰富又善始善终的并不多...
    珀森阅读 4,520评论 0 1
  • 原文 一 晋文公将与楚人战,召舅犯问之,曰:“吾将与楚人战,彼众我寡,为之奈何?”舅犯曰:“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
    慢牛策略阅读 3,218评论 0 0
  • 八拜之交,旧时汉族社会交际习俗。原表示世代有交情的两家弟子谒见对方长辈时的礼节,旧时也称异姓结拜的兄弟姐妹。后来八...
    深思独想阅读 4,455评论 2 6
  • 小易平时本就是一个乖巧,话不多的小姑娘,听了老师们七嘴八舌的议论,她一头雾水,带着疑惑的目光,悄悄地瞥了老师们一圈...
    Williamlora阅读 1,287评论 0 1
  • 老天爷的一个脸色 大地便蜡染了寂寞 五种色彩渲染着山林 季节变换的鬼斧神工 在自然的画布上任意涂抹 似天女散花 把...
    琢玉书生阅读 1,839评论 2 12